尔街命老钱链新贵金融基础遇上一场当华的悄区块悄革设施
最近在整理办公室资料时,无意间翻到Ripple和CB Insights那份引人深思的报告,让我不禁感慨:那些曾经对加密货币嗤之以鼻的传统银行,如今正悄悄变身为区块链基建的"包工头"。数据显示,2020-2024年间,全球银行共参与了345起区块链初创投资,这数字比三年前翻了两番还多。
银行家们的"打新"游戏
有意思的是,这些西装革履的金融精英们一反常态地热衷于"打新"——超过60%的投资都砸在种子轮和A轮。要知道,传统银行通常更青睐成熟项目,这种"赌徒式"布局明显是在押注数字资产的未来。就像我那位在高盛工作的老同学说的:"现在不布局,五年后可能连牌桌都上不去。"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33笔"超级融资轮",单笔金额都超过1亿美元。日本SBI、美国高盛这些老牌机构出手之阔绰,让我想起2000年互联网泡沫前的景象。不过这次,钱主要流向了三个方向:27%投向交易和质押平台,24%砸向支付系统,21%用于数字资产托管——都是些实实在在的金融基础设施。
全球金融版图的区块链改造
去年几个典型案例特别耐人寻味。巴西的CloudWalk一口气拿了7.6亿美元,这家公司用区块链改造本地支付系统的故事,活脱脱就是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科技突围记。而日本SBI收购德国Solaris的戏码,则展现了亚洲资本如何通过区块链在欧洲"抄底"。
更惊人的是调研数据:57%的银行已经在测试数字资产服务,剩下43%中超过三分之一计划三年内入场。这让我想起摩根大通的Onyx平台,他们现在用JPM Coin做机构结算,效率提升得让同行眼红。花旗的代币化证券平台更是野心勃勃,连美债和外汇市场都想重构。
银行们的"三重焦虑"
跟几位投行朋友深聊后,我发现他们布局区块链主要出于三个考量:
首先是跨境支付这个痛点。记得去年帮客户做一笔中美转账,中间经过5家代理行,花了3天时间,手续费堪比机票钱。区块链几秒钟到账的优势,对银行来说既是威胁也是机遇。
其次是资产代币化的诱惑。去年参观汇丰的房地产代币化项目时,他们演示了如何把一栋伦敦写字楼"切"成100万份数字权益。这种流动性魔法,让传统投行业务模式面临重构。
最后是合规成本的压力。反洗钱审计越来越严,某大行朋友吐槽他们合规团队已经膨胀到3000人。区块链的透明特性,确实能给银行省下真金白银。
监管紧箍咒下的生存法则
现在全球监管都在收紧,美国的GENIUS法案、欧洲的MiCA框架,连香港都出台了VASP制度。这就像给野马套上缰绳——虽然限制了狂奔,但也指明了赛道。我观察到,聪明的银行都在做两件事:要么像星展银行那样自建数字交易所,要么像法国兴业那样收购合规技术公司。
特别有意思的是托管业务。去年参加新加坡金融科技周,发现几乎所有Web3项目都在寻找持牌银行合作。毕竟在监管寒流下,合规托管就像冬天里的暖炉,谁都想蹭一蹭。
写在最后:金融新大陆的探险
看着办公室窗外纽约的天际线,我不禁想象:五年后的华尔街,会不会每个交易大厅都运行着区块链节点?这场变革绝非简单的技术升级,而是整个金融DNA的重组。传统银行如果只是把区块链当新玩具,迟早会被淘汰;但若能像SBI那样真正拥抱变革,很可能会成为新金融时代的"造雨人"。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的区块链就像2000年的互联网——充满希望却也危机四伏。算法风险、监管套利、技术漏洞,处处都是暗礁。但正如我常对团队说的:最大的风险,就是不参与这场变革的风险。
(责任编辑:视点)
-
说实话,当我第一次听说比特币也能玩NFT的时候,简直惊掉了下巴。这不像是比特币这种"老古董"会干的事,但现实就是这么魔幻。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这个有趣的话题,希望能帮你理清思路。1. 铭文交易也有"倒霉"的时候想象一下,你兴致勃勃地准备把自己的数字艺术品刻在比特币上,结果发现系统罢工了?这就是Knots客户端出块时的尴尬。不过别太担心,目前Knots的节点数只有可怜的100来个,相比Core客户端的... ...[详细]
-
说实话,作为一个在传统金融市场摸爬滚打十多年的老韭菜,我最初对加密货币的态度是嗤之以鼻的。直到2021年看到3WX的业绩报告时,我彻底改变了看法。这支年轻的数字资产管理团队,在熊市里创造了250%的年化收益,这简直颠覆了我对投资回报率的认知。一、令人惊叹的数字背后记得去年我在香港中环的咖啡厅里翻看3WX的年度报告时,差点把咖啡喷出来。2022年全球加密市场哀鸿遍野,BTC从高点跌去了70%,而3W... ...[详细]
-
说实话,现在打开财经新闻,不看到比特币的消息都难。从当年无人问津的数字代币,到现在成为金融圈的热门话题,比特币的这段旅程简直比过山车还要刺激。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加密货币市场的观察者,我不得不说,当前的市场状况特别有意思——我们似乎正站在新一轮牛市的起点。短线博弈:情绪与现实的拉锯战最近彭博社的一则消息让整个币圈都坐不住了:明年1月比特币ETF很可能获批!SEC最近的积极态度,简直就像给市场打了一针肾... ...[详细]
-
谈起区块链,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匿名性"。这就像一把双刃剑,既能保护隐私,也成了不法分子的"保护伞"。记得几年前有个朋友跟我说:"比特币转账就像扔漂流瓶一样,谁也不知道最后会漂到哪里。"这种状况确实让监管机构头疼不已。为什么要打破匿名神话?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你在银行转账时,银行不仅要知道你是谁,还要确认收款方是谁。但在加密货币世界,这个最基本的规则曾经是一片空白。2019年前,交易所只需要对自... ...[详细]
-
作者:赵雨荷 | 华尔街见闻特约记者就在全球央行年会即将召开之际,加密货币圈却在杰克逊霍尔率先掀起了波澜。这场区块链峰会上,一位意想不到的人物给出了令人惊讶的观点——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这位被外界视为下届美联储主席热门的"鹰派"人物,竟然公开为加密货币技术"撑腰"。说实话,当我听到沃勒说数字资产创新"并不可怕"时,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这位特朗普时期任命的强硬派官员,在演讲中展现出的开放态度... ...[详细]
-
加密货币市场最近真是热闹非凡,作为从业多年的分析师,我发现有几个币种特别值得关注。现在就跟大家分享我的观察和思考,希望能帮助投资者把握市场脉搏。比特币:ETF审批前的关键时期说到加密货币,比特币永远是我们必须放在首位的关注点。11月17日这个日子特别重要,因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必须在这个截止日前完成现货比特币ETF的最后审批。我从业内朋友那里了解到,一旦获批,很可能会带来一波机构投资的浪... ...[详细]
-
作者:Pima,Continue Capital联合创始人市场普涨的时候大家都欢天喜地,现在SOL从高点回调盘整反而让它更显特别。说实话,经过这轮市场考验,SOL在我眼里已经成了独树一帜的存在——现在完全可以考虑把其他市值相近的公链都换成SOL。这话听起来像是事后诸葛亮,但要明白,SOL的成功绝非偶然。单链极致优化的胜利记得当初大家在争论扩容方案时,基本上分成了两派:天才派选择把区块切分重组,就像... ...[详细]
-
记得几年前,以太坊在区块链世界还是一枝独秀的景象吗?如今随着DeFi的火爆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百花齐放"的公链时代。但说实话,这种繁荣背后隐藏着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各条公链就像一个个信息孤岛,彼此之间难以互通。这就像你在中国拿着人民币,想去美国买东西却找不到兑换美元的途径一样麻烦。支付行业的痛点与机遇我最近在看麦肯锡的报告时发现一个有趣的数据:2021年全球支付市场规模高达2.1万亿美元,而且还... ...[详细]
-
在SBF的成长环境中,Larry David的喜剧作品一直是家庭的最爱。所以当2022年初收到儿子Sam关于FTX超级碗广告的邮件时,父母的兴奋溢于言表。这个价值2000万美元的广告创意让喜剧演员Larry David扮演历代怀疑论者,从轮子到随身听再到加密货币,对每一项创新都嗤之以鼻。最后那句"不要像Larry那样"的标语,完美契合了FTX想要传达的信息。但更令人玩味的是,SBF的父亲Josep... ...[详细]
-
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区块链行业的从业者,我不得不说,NFT和DApp的结合正在创造着一个令人兴奋的数字新世界。每当看到艺术家们通过这项技术重获创作自由,游戏玩家真正拥有虚拟物品的所有权,我都会感叹科技带来的革命性改变。当NFT遇见DApp:一场数字世界的完美联姻想象一下,你购买的游戏装备不再受制于某家公司,而是真正属于你的数字财产;艺术家可以直接将作品卖给粉丝,不再需要中间商抽成。这正是NFT DAp...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