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布治博观察该如局于政弈,当我们让位市场数据
市场观察:当数据让位于政治博弈,我们该如何布局?
说实话,最近这市场走势让我想起了一场精心编排的戏剧。主角不是CPI,也不是非农数据,而是美联储和白宫之间微妙的权力博弈。这种局面下,传统的经济指标反而成了背景板。
市场上现在分成了两个鲜明的阵营:一方是乐观派,坚信9月降息已成定局,已经开始提前布局;另一方则是谨慎派,认为市场需要先经历一轮洗盘。作为一个经历过几轮牛熊的老交易员,我更倾向于第一种看法。但无论你支持哪一方,现在都不是逆势而为的时候。
看看盘面吧,每次下跌都像打在棉花上,很快就被强劲的买盘托起。这种韧性说明什么?说明市场根本不想给踏空者舒服的上车机会。那些天天喊着"等深调再进"的人,最后往往被迫在更高的位置追涨。
记住我的话:真正的大回调从来都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出现单日暴跌几千点的极端情况。从技术面来看,日线和周线级别的支撑依然完好,每次回踩都是低吸的机会。现在做空?那更像是为了对冲风险的小把戏。
比特币的关键时刻
比特币目前在115.8K这个关键阻力位前反复试探,但溢价水平却反常地维持高位。这让我嗅到了陷阱的味道—那些在阻力位附近轻率做空的短线客,很可能正在被诱入圈套。
从结构上看,我们正处于1-2日线周期的转换节点。昨晚的拉升只是12小时级别的技术性反弹,远未到行情终结的地步。真正的顶部信号需要配合量能萎缩和资金流出,现在这些迹象都不明显。
今晚的美国失业金数据?说实在的,这种级别的消息很难改变市场的主基调。对于以太坊来说,3626-3646这个区间是个小坎儿,如果美股表现强劲,很可能直接冲破到3660-3688。
关于那些唱空的声音
最近听到太多关于"结构破坏"的论调,但在我看来,以太坊连像样的破位都没有。最多就是个技术性背离修复,这种形态下二次探顶的概率反而更大。那些喊空的KOL们,有多少是真正开了空单的?大多数不过是靠嘴炮博眼球的"键盘侠"罢了。
记住一个铁律:当所有人都看多时,才是真正的危险时刻。现在场外还有大量资金在观望,只要这些资金还没入场,行情就远未结束。等到9月降息落地时,现在最嘴硬的空头很可能被迫平仓,那场面才叫精彩。
关键点位分析
阻力位:115K是重要的心理关口,突破后大概率会测试115.7K这个关键阻力。后者不仅是200日均线所在,更是决定行情能否转强的分水岭。
支撑位:114K这个曾经的强压现已转为支撑,只要守住这个位置,反弹预期就仍然成立。113.2K则是第二道防线。但要注意,如果出现实体大阴线直接击穿114K,短期趋势就会转向偏空。
在目前位置做空性价比太低,反而是在支撑位附近低吸更为稳妥。毕竟从高位回落后,技术性反弹的概率更大。
给投资者的建议
如果你想从某个分析师那里学到真东西,就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个圈子里充斥着"事后诸葛亮",今天晒多单截图,明天总结空单战绩,其实都是选择性展示。
真正值得跟随的分析师,其交易逻辑必须经得起时间检验,前后一致且逻辑自洽。不要被华丽的数字和断章取义的截图迷惑,只有长期观察、深入思考,才能分辨谁是真正的市场观察者,谁又只是在制造噱头。
记住:市场不会按任何人的剧本走,但会奖励那些尊重趋势、保持耐心的投资者。
(责任编辑:论坛)
-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区块链技术发展的观察者,我不得不说,零知识证明(ZKP)正在悄然改变区块链的隐私保护游戏规则。记得去年我在参加一场区块链峰会上,一位资深开发者打趣地说:"区块链就像玻璃房子,所有交易都一览无余。"这话不假,但ZKP正在给这个透明世界装上智能窗帘。为什么我们需要零知识证明?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你想证明自己年满18岁却不想透露具体年龄,或者想证明账户余额充足却不愿展示具体金额。这就是ZK... ...[详细]
-
说实话,AI这股浪潮席卷而来的速度,连我这个老经济人都被惊到了。记得去年这个时候,大家还在讨论AI何时能真正落地,转眼间科技巨头们已经撸起袖子开始"神仙打架"了。巨头的AI军备竞赛现在的AI战场堪称现代版的"战国七雄"。微软押注OpenAI,Google带着DeepMind冲锋陷阵,亚马逊最近40亿美金重金下注Anthropic。有意思的是特斯拉的马斯克也不甘寂寞,把xAI推到前台。这场竞赛背后,... ...[详细]
-
ChatGPT+Markdown:让PPT制作效率提升300%的秘密武器
作为一个经常需要做汇报的职场人,我深知制作PPT的痛苦。以前每次都是这样:对着空白文档发呆半小时,好不容易憋出几个标题,又得绞尽脑汁想内容,最后还要花时间调整格式。直到我发现ChatGPT+Markdown这个黄金组合,简直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1. 别急着问ChatGPT,先理清你的思路说实话,我发现很多人用AI工具最大的误区就是:期待AI读心术。就像上周我同事小李,直接给ChatGPT发了句"帮... ...[详细]
-
记得十年前第一次听说"大数据"这个词时,总觉得是个遥不可及的概念。谁能想到短短十年间,数据已经像空气一样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作为在加密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亲眼见证了太多凭直觉操作的血泪教训。直到遇见veDAO的"聪明钱"产品,才真正体会到数据驱动的力量。数据到底意味着什么?说实话,以前我对数据的理解很肤浅,无非就是那些冷冰冰的数字。直到去年参与一个DeFi项目时,我才恍然大悟:每笔链... ...[详细]
-
说来有趣,2025年最令人期待的投资故事,可能就藏在我们眼皮底下——那些带着股票灵魂的数字代币。作为一个在金融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我亲眼目睹过无数金融创新,但股票代币化这股热潮,确实让我眼前一亮。从概念到现实:股票代币化的进化之路记得几年前,Synthetix这类项目刚推出合成股票时,我们圈内人都在私下嘀咕:这不就是在玩数字赌博吗?用户抵押500美元的加密资产就能"创造"出一股特斯拉,听起来很酷... ...[详细]
-
作为一名在区块链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我不得不感叹: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前几天和EY的区块链负责人喝咖啡时,他的一句话让我深有感触:"所有的区块链最终都会成为以太坊的二层网络。"这让我想起了互联网早期的发展历程——那时候谁能想到TCP/IP会成为今天全球通用的协议呢?历史的轮回:从互联网到区块链记得我刚入行时,前辈们总爱讲一个故事:在上世纪70年代,我们拥有ARPANET、IBM的SNA、施乐... ...[详细]
-
凌晨3点的行情简直让人热血沸腾!那些准时蹲守在直播间的老铁们,此刻应该都在偷着乐吧。说实话,这次行情走得比我想象中还要漂亮,BTC从26203一路高歌猛进,最终稳稳停在26700,整整500个点的利润,够不够给力?记得当时在直播间喊单的时候,还有人在犹豫要不要跟。现在回头看,这波操作简直就是教科书级别的完美!ETH这边也没让人失望,1588进场1630止盈,40个点的收益虽然比不上BTC,但也够吃... ...[详细]
-
最近几周,数字货币圈子里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老大哥比特币似乎突然没那么香了。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市场的老玩家,我明显感觉到社区氛围正在发生变化。以往占据80%以上讨论量的比特币,现在居然降到了三个月来的最低热度。说实话,这种情况让我想起了2017年的那场ICO狂潮。当时也是比特币涨到一定高位后,资金开始疯狂涌向各种山寨币。现在历史似乎正在重演,特别是像LOOM、CREAM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币种,突然... ...[详细]
-
作者:Ryan Yoon(Tiger Research研究分析师) | 编译:金色财经xiaozou私募市场的"富人俱乐部"每当看到SpaceX或者OpenAI又融资数十亿美元的新闻,作为普通投资者的我只能干瞪眼。这就好比闻到隔壁米其林餐厅飘来的香味,却发现自己连预约资格都没有。私募市场这个"富人俱乐部"的门槛实在太高了——数据显示,过去25年私募市场的回报率是公开市场的3倍,但这些丰厚利润基本上... ...[详细]
-
说实话,每次看到那些号称"完全去中心化"的DAO项目,我都会想起500年前那个意大利老狐狸马基雅维利。这位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如果活在今天,看到我们这些Web3创业者们天真的治理理念,估计会一边摇头一边写下新的《君主论》。DAO的理想与现实差距让我们面对现实吧,现在的DAO治理就像是个青春期少年 - 充满理想主义但缺乏现实考量。大多数DAO简单照搬了公司治理和民主投票的表层机制,却忽视了人性中最根...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