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进化主动弈动挨打到的生V博从被出击
MEV这个曾经让加密圈谈虎色变的话题,如今已经成为区块链生态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一个在DeFi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我亲眼见证了MEV从野蛮生长到如今的"文明"进化。今天,我想和大家深入聊聊几种让普通用户和协议都能在MEV生态中夺回主动权的创新设计。
MEV生态的认知进化
记得三年前我第一次遭遇MEV攻击时,那种感觉就像在菜市场被小偷偷了钱包一样憋屈。但现在,整个生态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部分验证节点都连接了MEV Boost,Flashbot Protect等防护工具也成了老司机的标配。就像开车要系安全带一样,现在的DeFi用户都学会了检查AMM滑点设置。
更有趣的是,我们开始看到一些"化敌为友"的转变。MEV不再只是被套利者收割的负面产物,反而变成了可以被用户和协议主动利用的工具。这让我想起了中国古代的"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智慧。
McAMM:让LP也能分一杯羹
AMM中的流动性提供者(LP)就像开饭店的老板,靠收取交易手续费赚钱。而套利者则是那些精明的"黄牛",专门利用价格差赚取暴利。但为什么LP不能从这些套利机会中分一杯羹呢?
McAMM的设计理念特别巧妙 - 它把每个区块中第一个交易的权利拿出来拍卖。想象一下,如果一个套利机会值1个ETH,套利者们就会竞相出价接近1ETH来获得优先交易权,而这些竞标费就成为了LP新的收入来源。
不过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McAMM也存在一些现实问题。比如需要Builder专门整合支持,否则交易可能会被无情拒绝。就像开了一家高档餐厅却没有合适的厨师团队,再好的食材也做不出美味佳肴。
MevWallet/MevWeth:把MEV变成支付手段
我特别喜欢这个设计,因为它完美诠释了"打不过就加入"的生存智慧。传统交易中,用户不仅要支付gas费,还要被MEV搜刮价差。MevWallet让用户可以把MEV变成一种新的支付方式。
具体来说,用户只需签名交易,然后由Searcher来支付gas费并执行交易。Searcher获得的是交易产生的MEV收益,而用户甚至还能要求回扣。这就像Uber的拼车模式,让顺路的乘客分担部分车费。
MevWeth则把这个机制进一步标准化,让用户和协议都能主动提供MEV激励。比如一个协议可以设置定时维护任务,并提供MEV奖励让Searcher代劳,就像在Fiverr上发布任务一样方便。
中心化解决方案:Wallet-Boost和MEV Blocker
如果说MevWallet是去中心化的游击战,那么Wallet-Boost和MEV Blocker就是正规军的阵地战。它们通过中心化的竞标机制,让用户交易产生的MEV价值回流到用户手中。
Wallet-Boost就像一个拍卖行,为用户的交易举行竞标会。Searcher出价竞标有利可图的交易,而竞标费就成为了用户的回扣。MEV Blocker则更进一步,明确规定禁止三明治攻击,还拿出10%的回扣分给验证节点。
不过这类方案都需要信任中间人,就像在房产交易中相信中介不会吃差价一样。这让我想起那句老话:信任是有价格的。
MEV-Share:隐私与效率的平衡艺术
Flashbot团队推出的MEV-Share可能是目前最前卫的设计。它引入了可编程隐私的概念,让用户可以像调节手机隐私设置一样,选择性地披露交易信息。
这种设计让我想起了约会应用 - 你可以选择只展示基本信息,等建立信任后再透露更多。Searcher根据有限的信息判断MEV机会,用户则能在隐私保护和交易效率之间找到平衡点。
不过这种"盲选"机制也提高了Searcher的工作难度,可能会导致回扣金额下降。就像找工作时不透露具体薪资期望,可能会错过一些好机会。
写在最后
从被动挨打到主动出击,MEV生态的进化让我深感欣慰。无论是去中心化的MevWallet,还是中心化的MEV Blocker,亦或是兼顾隐私的MEV-Share,都让用户拥有了更多选择权。
在这个生态中,用户终于从"待宰羔羊"变成了掌握主动权的参与者。就像从农业社会进入商业社会,人们终于开始理解并利用市场规律为自己谋利。这或许就是区块链最迷人的地方 - 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实现自我进化。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现在正是学习利用这些工具的好时机。毕竟,在这个MEV时代,不了解游戏规则的人,终将成为规则的牺牲品。
(责任编辑:动态)
-
最近区块链圈子里有个挺有意思的现象,越来越多的项目开始往以太坊生态靠拢。这不,Canto刚刚宣布要成为以太坊的二层网络了。说实话,看到这个消息我一点都不意外,毕竟连Astar这样的老牌项目都已经开始这么做了。为什么选择以太坊?Canto这个项目挺有意思的,它本来就是个兼容EVM的公链,专门想把传统金融那套东西搬到DeFi里来。现在倒好,直接要变成以太坊的二层了。Polygon Labs那帮人说得挺... ...[详细]
-
上周在深圳,我有幸亲身参与了英飞凌2023大中华区生态创新峰会,这场被业内称为OktoberTech的科技盛宴着实让人大开眼界。记得刚走进会场时,就被入口处的智能传感器震撼到了——它不仅能精准识别每位来宾,还能实时监测场内二氧化碳浓度,这种科技感十足的体验瞬间让我对接下来的活动充满期待。一场关于未来的头脑风暴会议现场的气氛热烈得让人想起沸腾的硅片。英飞凌科技大中华区总裁潘大伟在演讲中那句"未来十年... ...[详细]
-
华尔街的"预言帝"Bill Ackman又一次展现了其对市场的敏锐嗅觉。这位潘兴广场的掌舵人10月23日在X平台(原推特)上的一番表态,瞬间搅动了整个美债市场。他宣布平掉了长期美债的空头仓位,理由是美国经济增长可能超预期放缓。这就像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块巨石——30年期美债收益率应声下跌约21个基点,10年期收益率也在触及16年高位后迅速回落。从坚定做空到急流勇退记得8月初的时候,Ackman还在高... ...[详细]
-
在元宇宙概念满天飞的当下,Animoca Brands创始人萧逸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观点:真正的数字革命不是那些花哨的VR眼镜,而是数字所有权的确立。作为一个在Web3领域深耕多年的创业者,他对数字经济的理解独树一帜。从游戏公司到Web3巨头谁能想到,这家在香港起家的游戏公司如今已经成为Web3领域的投资巨鳄?Animoca的转型故事简直就像一部创业传奇。从最初开发传统手游,到现在投资400多家区... ...[详细]
-
真是没想到,美国政府这次玩真的了!就在上周,美国商务部搞了个大动作,直接把季度GDP数据给"上链"了。说实话,这种操作在以前也就是我们业内私下讨论的设想,没想到他们居然这么快就付诸实践了。区块链界的"超级联赛"这次参与的不是一条两条链,而是9条主流公链的"全明星阵容",包括老牌选手比特币和以太坊,也有Solana、TRON这些新贵。但有意思的是,XRP和Cardano这两个大家伙居然没在首发名单里... ...[详细]
-
最近大家都在热议Starknet空投,说实话这确实是个不容错过的机会。作为一个在区块链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我今天就把自己研究出来的完整攻略分享给大家。整套流程下来大概需要15美元左右,能完成50多笔交易,覆盖15个dApp,还能部署2个合约。第一步:建立你的Starknet身份首先得去Starknet_id注册个账号。用Braavos钱包连上后,花0.5美元mint个身份证明。这就像你在Sta... ...[详细]
-
深度分析:大零币(ZEC)是真金不怕火炼,还是终将黯然退场?
朋友们好,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一个颇具争议的加密项目——大零币(ZEC)。记得我第一次接触这个项目时,就被它的"匿名鼻祖"称号吸引住了。说实话,在这个数据泄露频发的年代,能找到一个真正保护隐私的加密资产太难得了。ZEC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说到ZEC的特色,不得不提它革命性的隐私保护技术。我以前用过比特币交易,每次看着区块链浏览器都能查到自己的转账记录,那种感觉就像在大街上裸奔一样。而ZEC完全解决了这... ...[详细]
-
说实话,看到朋友靠着TWT空投赚了2000美元,我的心都在滴血。这不,又一个重磅机会来了——TAHO钱包的空投!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必须告诉你,这次机会绝对不能错过。为什么TAHO值得你押注?记得去年Metamask的空投让多少人一夜暴富吗?现在TAHO就是下一个Metamask!这家由Alchemy开发的加密钱包来头可不小,光是融资就拿下了5.64亿美元,估值已经冲破100亿大... ...[详细]
-
加密货币市场近来上演了一出令人瞠目的财富神话。那个创造了比特币却从未露面的神秘人物中本聪,其钱包资产价值竟然超越了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这事要是放在十年前说,恐怕没人会相信。加密货币界的隐形富豪还记得2010年5月22日那个著名的"比特币披萨日"吗?那时候1万个比特币才能买两份披萨。谁能想到14年后,比特币价格居然突破了12.4万美元的历史新高。中本聪那个沉寂多年的钱包里静静躺着109.6万枚比特... ...[详细]
-
当Sam Bankman-Fried重新站在证人席上时,这位昔日意气风发的加密大亨看起来有些疲惫。我注意到他的手指不自觉地敲击着桌面,这个曾经在加密圈叱咤风云的年轻人,此刻正为保住自己的自由而战。80亿美元债务危机:是失误还是骗局?SBF在法庭上承认,当得知Alameda Research从FTX客户那里借走80亿美元时,他确实"吓了一跳"。但令人费解的是,这位自称精通数学的奇才竟然说:"这规模还...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