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密世么能做流动界的性变些什当加我们碎片成

密世么能做流动界的性变些什当加我们碎片成

2025-09-15 11:02:58 [方案] 来源:链条资本

作者:0xmiddle

流动性困局:当选择太多反而成了负担

记得刚开始玩DeFi那会儿,大部分好项目都挤在以太坊上。现在可好,打开DefiLlama一看,各种EVM链、新公链、Layer2百花齐放,就像走进了一个加密版的"美食广场"——选择是多,但每个摊位前都没几个人排队。以太坊的市场份额从当初的90%+一路跌到现在60%不到,这种碎片化的局面让我想起了当年用MP3听歌的日子:音乐文件分散在各个文件夹里,想找首歌都得翻半天。

说实话,这种多链并存的局面有利有弊。好处是开发者终于不用被以太坊高昂的Gas费逼得走投无路,用户也有了更多选择。但问题在于,每增加一条新链,流动性就像被稀释了一次。想象一下你去菜市场买菜,发现每个摊位都卖同样的菜,但每个摊位的菜都不够新鲜——这就是现在DeFi流动性的真实写照。

用户篇:如何像老饕一样吃遍全城?

作为一名经常跨链交易的老韭菜,我最头疼的就是明明知道A链上有最好的价格,但我的资产却躺在B链上。这感觉就像知道马路对面有家超赞的餐厅,但中间隔着条车水马龙的马路。

目前行业给出了两个解决方案,让我来用人话讲讲:

1. 流动性路由器:加密界的"高德地图"

Chainhop和Chainge Finance这类聚合器就像是加密世界的导航软件。比如你想从北京五道口打车去上海外滩,它会告诉你最优路线:先坐地铁到北京南站,再坐高铁到上海虹桥,最后打个车到外滩——虽然换乘多点,但总体最划算。

我上周就遇到个典型案例:想把Fantom上的ETH换成Optimism的USDC。Chainhop直接帮我把ETH先送回以太坊主网兑换(那里池子深),然后再把USDC送到Optimism。虽然多花了点Gas费,但比起直接在Fantom上换,滑点小了不少。

2. 交易代理人:你的私人交易管家

Uniswap X搞的这个"填充者"机制特别有意思。想象你在拍卖行卖画,一群专业买家会竞相出价,最后价高者得。这些"填充者"就是专业买家,他们会想尽办法找到最优价格完成你的交易。

最爽的是Gas费都不用自己出!这就像叫外卖不用付配送费,而且保证送到手的饭菜和图片上一模一样,不会因为外卖小哥偷吃而分量变少(防MEV攻击)。不过目前只在以太坊上能用,期待早日扩展到其他链。

项目方篇:如何把"分店"开遍全国?

作为开发者,现在最纠结的就是:是把所有资源集中在一个旗舰店,还是在每条链上都开个分店?前者容易管理但客源有限,后者客源广但每个店都半死不活。

行业里试过两个路子:

1. SLAMM:加密界的"天气预报员"

这个想法很美好——找个"预言家"预测哪条链会火,提前把流动性调过去。但实操起来就像靠天气预报决定今天穿什么,经常被打脸。而且一年过去了,愣是没见到哪个项目真把这个做成了。

2. 远程调用:总店+分店模式

Bifrost搞的这个模式我觉得更靠谱。就像连锁餐厅,中央厨房统一备料,各门店只负责接单。用户在任何分店下单,其实都是调用总店的资源。

有人担心跨链成本太高?我算过一笔账:在Arbitrum这些L2上,一次远程调用的Gas费也就0.0几美元,跟流动性分散带来的损失比起来简直九牛一毛。当然,以太坊主网还是贵得肉疼,但谁让它是"金融CBD"呢?

未来展望:流动性会像水一样流动

在我看来,未来的多链世界会是这样的:

- 大多数资产会像精品店一样,只在一条链上深度运营- 稳定币则像便利店,每条链都得开一家- 跨链兑换会成为家常便饭,就像现在用支付宝转微信支付一样自然

至于那些担心跨链安全的朋友,我觉得可以放宽心。现在的跨链技术就像早期的网购——刚开始谁都不敢在淘宝付款,现在不都真香了吗?

最后想说,流动性碎片化看似是问题,实则是机会。就像当年互联网从门户网站走向搜索引擎一样,谁能把碎片整合得最好,谁就能吃到下一波红利。咱们拭目以待吧!

(责任编辑:访谈)

推荐文章
  • 抓住加密新周期:火币HTX12周年这份金狗清单值得收藏

    抓住加密新周期:火币HTX12周年这份金狗清单值得收藏 说实话,在经历了上一轮熊市的洗礼后,2025年的加密市场终于迎来了久违的春天。比特币屡创新高,新概念层出不穷,作为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明显感受到市场的温度在回升。在这个节骨眼上,火币HTX迎来了12周年庆,他们推出的"金狗计划"特别企划,确实让我眼前一亮。最懂年轻人嗨点的Meme和AI赛道每次牛市,总有一些看似荒诞却又充满魔力的项目。这次$TRUMP让我印象深刻,谁能想到美国总统... ...[详细]
  • 为什么越来越多开发者选择Arbitrum?资深区块链开发者的亲身体验

    为什么越来越多开发者选择Arbitrum?资深区块链开发者的亲身体验 作者:floating_monkey 来源:medium 翻译:善欧巴,金色财经作为一名在区块链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开发者,我必须承认以太坊确实开创了智能合约的新纪元。但说实话,每次看到Gas费飙涨的时候,我都恨不得把电脑砸了。记得去年部署一个合约花了将近2000美元,这谁顶得住啊!好在现在有了Arbitrum这样的Layer2解决方案,让开发者终于能喘口气了。钱包救星:低廉的交易成本让我用一个真实... ...[详细]
  • Polygon链上PRC-20热潮:一场疯狂的铭文狂欢正在进行

    Polygon链上PRC-20热潮:一场疯狂的铭文狂欢正在进行 谁能想到,比特币生态的铭文热潮就像一场野火,正在区块链世界迅速蔓延?看着ORDI、SATS这些BRC-20代币价格疯涨,Polygon社区也坐不住了。我最近一直在关注这个现象,11月14日那天,Polygon的交易量还停留在289万笔这个平平无奇的数字上,但第二天就突然爆发了——1590万笔!这可是Polygon历史上从未见过的盛况。作为一名长期观察加密货币市场的分析师,我必须说这次的热潮确实让我... ...[详细]
  • 比特币减半倒计时:一场供需关系的完美风暴即将上演

    比特币减半倒计时:一场供需关系的完美风暴即将上演 你知道吗?比特币世界正酝酿着一场四年一度的重大变革。作为一位密切关注加密市场多年的观察者,我得说这次减半格外令人期待。根据我的观察,现在比特币市场的供需关系就像一根绷紧的弦,随时可能爆发出惊人的能量。减半倒计时:158天的狂欢前奏让我们用更接地气的话来解释这个专业概念。想象比特币就像数字黄金,矿工们就是采矿工人。每挖出21万个区块(约4年),矿工的报酬就会减半。这不是什么突发奇想的改动,而是中本聪... ...[详细]
  • 比特币站在十字路口:30,000美元大关到底有多难突破?

    比特币站在十字路口:30,000美元大关到底有多难突破? 最近比特币市场又热闹起来了!价格冲破29,000美元之后,圈内朋友们的乐观情绪明显高涨。不少人都觉得30,000美元这个心理关口被突破只是早晚的事。但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市场的"老韭菜",我得说实际情况可能没那么简单。根据IntoTheBlock的数据分析,30,000美元附近确实是个难啃的骨头。你知道吗?那里堆积着超过140万个钱包地址,像是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城墙。这让我想起2021年那时候,像Mic... ...[详细]
  • Ordinals Indexer安全警示:当Token交易遇上黑客陷阱

    Ordinals Indexer安全警示:当Token交易遇上黑客陷阱 作者:Sam | 区块链安全观察者一个令人不安的交易场景最近参加Ordinals的线上讨论会时,我发现很多朋友对indexer的安全风险认知不足。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区块链安全的从业者,我想分享一个真实可能发生的案例。想象一下:你正在用TokenA交换TokenB,对方看似诚信,交易记录也显示正常。但24小时后,你惊讶地发现TokenB不翼而飞,TokenA也被转走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黑客的完美犯罪... ...[详细]
  • 交易手记:精准研判带来的丰厚回报

    交易手记:精准研判带来的丰厚回报 今天真是个好日子!从清晨开始,我就一直盯着盘面走势。说实话,看到以太坊和大饼的走势完全符合预期,这种成就感真是无法言表。记得早上在晨会上跟大家说的吗?"反弹就是做空的机会"。这话现在回头看,简直一语中的。以太坊不负众望,最终走出了40多点的漂亮行情;大饼更是一骑绝尘,300点的利润空间着实让人欣喜。最让我欣慰的是那些信任我的投资伙伴们。你们的选择证明了专业判断的价值。在金融市场上摸爬滚打这些年,我... ...[详细]
  • 在成都,我们找到了Web3的灵魂栖息地

    在成都,我们找到了Web3的灵魂栖息地 说起Web3,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那些晦涩难懂的区块链术语,或者是让人眼花缭乱的NFT交易。但在我们看来,Web3更应该是一场关乎未来的思想盛宴。成都,Web3的新大陆这个8月,WEWILL团队决定在成都这座"天府之国"点燃Web3的火种。选择成都绝不是偶然——这里既有悠闲的市井烟火气,又涌动着最前卫的数字经济浪潮。记得上次来成都考察时,我们在玉林路的咖啡馆里遇到了好几个90后创业者,他们聊起DA... ...[详细]
  • EigenLayer的商业神话:繁荣泡沫还是真实价值?

    EigenLayer的商业神话:繁荣泡沫还是真实价值? 最近区块链圈子里都在热炒EigenLayer这个概念,说实话我都快听烦了。每次参加行业会议,总会有人眉飞色舞地谈什么"再质押革命",但奇怪的是,很少有人能说清楚这个项目到底靠什么赚钱。作为一个经历过多次市场泡沫的老玩家,我觉得有必要帮大家拆解一下EigenLayer的商业本质。简单粗暴的结论经过几周的深入研究,我得出了一个不太乐观的结论:EigenLayer的商业模式存在先天缺陷。我认识的一个做D... ...[详细]
  • 当比特币遇上刻字艺术:BRC20狂热背后的冷思考

    当比特币遇上刻字艺术:BRC20狂热背后的冷思考 说实话,现在的BRC20市场让我想起2021年的NFT狂潮。那种疯狂的情绪,那种"不上车就错过一个亿"的焦虑感,简直如出一辙。最近参加了几个线下聚会,发现连楼下卖煎饼的大爷都在问"那个什么币能不能买",我就知道这个市场已经热得发烫了。比特币也能玩NFT?认识铭文资产想象一下,比特币区块链就像一本超级安全的笔记本。以前大家只用它记账,现在有人突发奇想:"诶,我们能不能在上面刻点别的?"这就是铭文资产...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