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化三最后笑到代币强争霸谁能
说来也巧,就在特朗普可能放松金融监管的风声愈演愈烈之时,沉寂多时的代币化股票市场突然又热闹起来了。作为一个长期关注这个领域的老兵,我不得不说2025年这场以RWA为名的新战役,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历史轮回:那些年我们追过的代币化股票
记得2017年STO概念刚出来那会儿,业内简直疯了一样。我当时采访的几个项目方,个个都说要把传统证券合规上链。结果呢?高昂的合规成本和流动性困境直接让这波热潮胎死腹中。
2020年DeFi Summer时期更是个笑话。Synthetix和Mirror搞的那些合成资产,说白了就是"山寨美股"。我亲眼见证了一个做市商朋友在里面亏得血本无归——链上需求不足,做市简直就是在自杀。
最让我唏嘘的是FTX那段。2021年10月月交易量都冲到9400万美元了,结果呢?直接动了传统交易所的奶酪,监管大棒一挥,全都玩完。
三足鼎立:三种截然不同的玩法
如今这波新玩家明显学聪明了,各自找到了独特的生存之道。
Robinhood:华尔街巨头的降维打击
说实话,当我看到Robinhood选择Arbitrum时并不意外。毕竟人家要的是性价比,又不是去中心化信仰。但最绝的是他们的法律设计——在欧洲市场的产品本质上就是个OTC合约。这让我想起当年在投行工作时,那些结构产品部门的同事整天琢磨的就是这种"曲线救国"的招数。
不过我得提醒各位,这种衍生品模式的水很深。前几天他们推出OpenAI相关代币后,OpenAI马上就出来撇清关系。这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普通投资者真的能handle吗?
xStocks:DeFi原住民的倔强
相比之下,xStocks的路子就野多了。他们把真金白银的美股锁在瑞士SPV里,然后在Solana上发代币。我在Solana链上查过他们的储备证明,确实1:1对应,这点比当年的FTX强多了。
但问题是,这种完全开放的玩法能走多远?我记得去年有个对冲基金朋友跟我说,他们在xStocks上套利时,经常遇到流动性不足的问题。而且监管哪天不高兴了,随时可能喊停。
StableStocks:中庸之道的智慧
最让我觉得有意思的是StableStocks。他们既不学Robinhood搞封闭花园,也不像xStocks那样完全开放,而是搞了个"DeFi-lite"。
我在澳洲的朋友试过他们的产品,用他的话说:"就像Robinhood和Uniswap生了个孩子"。确实,对新手来说这种半开放的模式可能更容易上手。但长远来看,这种"既要又要"的策略真的能成吗?
终极拷问:谁能笑到最后?
作为一个见证过太多金融创新的老油条,我觉得目前的代币化股票市场存在几个致命伤:
首先,24/7交易就是个伪命题。试想一下,纳斯达克休市时,链上做市商拿什么对冲?要么漫天要价,要么直接撤单,这不就是个死循环吗?
其次,这些所谓的"去中心化"产品,其实都建立在中心化的信任基础上。SPV、托管银行、合作券商,哪个环节出问题都得完蛋。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现在的代币化股票就像个"太监版"的美股——只有价格没有权利。不能投票、不能参加股东大会,这还叫持股吗?
说到底,这场竞赛比的不是谁的技术更花哨,而是谁能真正解决用户的痛点。Robinhood有庞大的用户基础,xStocks有DeFi生态加持,StableStocks有中庸之道的灵活性。但最终胜出的,一定是那个能让用户发自内心觉得"真香"的产品。
作为一个行业观察者,我想说的是:代币化股票这场大戏才刚刚开场,好戏还在后头呢!
(责任编辑:链闻)
-
加密货币圈这几天可真是炸开了锅!作为从业多年的老韭菜,我亲眼见证过无数次市场震荡,但这次门罗币的遭遇还是让我惊掉了下巴。谁能想到,一个60亿美元市值的"隐私币之王",居然被一个市值不到3亿美元的小项目给拿捏了?这场攻击来得并不突然其实业内老鸟们早就嗅到了火药味。7月底开始,各大论坛就疯传QUBIC矿池要对门罗币下手。当时我还半信半疑,觉得这可能又是一次虚张声势的市场炒作。但8月12日慢雾发布的那条... ...[详细]
-
最近在Lattice团队里,我们总爱讨论Alan Kay那句发人深省的名言:"真正想要驾驭软件的人,必须先打造自己的硬件。"这句话如今听起来简直像是预言——看看iPhone改变世界、特斯拉颠覆汽车行业、比特币ASIC矿机重塑金融体系、NVIDIA GPU推动AI革命,你就会明白。说来有趣,这句名言最早的出处已经难以考证。我翻遍了资料,终于在苹果早期员工Andy Hertzfeld的个人博客里找到了... ...[详细]
-
最近Solana的表现简直让人眼前一亮!Firedance升级带来的性能提升、机构资金的持续涌入、状态压缩技术的突破性应用,再加上一个个项目纷纷推出自己的代币,整个生态都充满了活力。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区块链发展的观察者,我觉得现在是时候带大家好好梳理一下Solana生态中那些真正有潜力的项目了。流动性质押:让闲置资产创造价值说到流动性质押,Marinade Finance(MNDE)绝对是绕不开的名... ...[详细]
-
重磅!Blur创始人携「生息L2」Blast强势来袭,有人狂欢有人质疑
就在昨天,区块链圈又炸锅了。Blur创始人Pacman带着他的新作Blast杀入了Layer2赛道,一上来就搞了个2000万美元的大融资。Paradigm、Standard Crypto这些老牌机构,还有Andrew Kang、Hasu这些大佬都纷纷砸钱支持。要我说,这架势简直就是带着整个华尔街来踢馆啊!「生息L2」的诱人陷阱Blast打出的招牌太有杀伤力了——号称是「以太坊唯一原生支持ETH和稳... ...[详细]
-
最近币圈这波行情走得让人心里直打鼓,比特币和以太坊像是个跑完马拉松的运动员,明显有点后劲不足。作为一个在区块链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必须要说,现在的市场就像在玩一场大型心理博弈游戏。ETF这出大戏,究竟要怎么唱?说句实在话,现在的行情完全是被ETF这个"大饼"给吊着的。你还记得6月份贝莱德突然宣布申请现货ETF时市场的反应吗?那叫一个疯狂!我有个做量化交易的朋友,当时直接就把仓位从30%提到... ...[详细]
-
你知道吗?在全球加密货币的版图上,印度这个人口大国正在上演一场令人惊叹的草根金融革命。Chainalysis最新报告显示,印度已超越诸多传统加密强国,在草根采用率这一关键指标上拔得头筹。这可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而是数以百万计的普通人正在用数字钱包改写自己的金融命运。惊人的交易量背后过去12个月里,印度的加密货币交易总额高达2500亿美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印度GDP的7%!虽然仍落后于美国的万亿美元规... ...[详细]
-
每次看到区块链行业的"第几层"这种说法,我都觉得特别像是在聊建筑。想象一下,区块链就像一栋现代化大楼,不同楼层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共同构成了这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地基与骨架:不可或缺的第1层L1就好比这栋建筑的地基和主体结构。没有它,其他一切都不复存在。这里定义了区块链最本质的特性,就像建筑师决定了用什么样的钢筋水泥。比如比特币选择PoW(工作量证明)作为它的"建筑材料",而以太坊2.0则改用PoS(... ...[详细]
-
手把手教你用JASMINER X16开启XPB+ZIL挖矿之旅
嘿,矿工朋友们!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个超实用的经验 - 如何用JASMINER X16-Q这款高性能矿机来挖XPB币。说实话,刚开始接触这块的时候我也是一头雾水,但摸索几天后发现其实也没那么难。新手必看:钱包配置的那些事儿记得我第一次设置钱包时,光是把地址搞明白就花了半小时。这里有个小技巧 - 千万别像我一样急着开工,先把钱包地址反复核对三遍再说!我就曾经因为输错一个字符,白白浪费了半天算力...... ...[详细]
-
最近这两个交易日的行情真是让人想骂娘。亚洲时段一开盘就遭遇重锤,周一7点,周二9点,两次突袭打得人措手不及。更气人的是,美股盘前风平浪静,期货市场也毫无征兆,突然间大饼就来了个自由落体。我的多单还死死攥在手里,原本打算在周五杰克逊霍尔会议前了结头寸,可这市场专玩阴的,根本不按常理出牌。最吊诡的是,明明没有任何重要经济数据发布,市场却跟泄了气的皮球似的。要说九月降息预期引发恐慌吧,可看看美股和美债的... ...[详细]
-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深夜盯着手机屏幕的你,突然发现自己的加密资产账户余额显示着令人眩晕的数字 - 整整一个亿。激动得差点摔了手机后,你开始盘算着怎么花这笔钱:豪宅、跑车、环球旅行...但很快你就会意识到,最棘手的不是怎么花钱,而是怎么把这笔钱安全地装进自己的口袋。全球加密政策:冰火两重天的现实说实话,世界各国对加密货币的态度简直比六月的天气还善变。萨尔瓦多直接把比特币当法定货币用,走在街上就能用比...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