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坊链的丽转战略转型o公解析到以的华深度身从
最近在加密圈子里,有个项目让我特别兴奋 - Canto公链。这个由社区驱动的项目从一开始就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魅力,他们坚持不要VC投资,拒绝预售,完全靠着一群加密原住民的热情发展起来。这种"平民化"的路线在如今越来越商业化的区块链圈子里显得格外珍贵。
Canto的重大战略调整
就在上周,Canto官方推特放出了一个重磅消息:他们要搬家了!从Cosmos生态跳槽到以太坊,而且还要借助Polygon的技术转型成为ZK L2。说实话,这个决定让我有点意外,毕竟Canto在Cosmos生态里已经站稳了脚跟。不过仔细想想也能理解 - 为了他们即将推出的NeoFinance计划,以太坊生态确实能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
还记得去年参加Canto线上AMA时,团队就提到过要探索RWA(真实世界资产)方向。现在看他们选择Polygon CDK技术栈,显然是准备大干一场。毕竟在扩容性和安全性方面,以太坊L2确实是目前最稳妥的选择。
NeoFinance的致富密码
说到RWA,Canto这次玩的可不是小打小闹。他们正在和Hashnote、Fortunafi这些持牌金融机构合作,准备把美国短期国债(T-bills)这种传统金融界的"香饽饽"搬到链上来。这让我想起了去年在Aave上体验GHO稳定币的经历,但Canto显然想走得更远。
简单来说,Canto准备让用户用USDC/USDT这些稳定币作为抵押,生成能生息的cNOTE稳定币。这个设计妙就妙在:你持有的cNOTE背后对应的是实实在在的美债收益!目前美债收益率在5%左右,如果运用Canto借贷市场的循环借贷功能,理论上能把收益放大到35%。当然,高收益伴随高风险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一个加密老兵的观察
作为一个从Canto上线第一天就开始关注的老用户,我不得不说这个团队确实很特别。核心成员都是DeFi OG,而且特别擅长捕捉市场热点。记得去年和他们的核心贡献者Scott交流时,就感受到他们对社区反馈的重视程度非同一般。
这次转型充分展现了团队的灵活性。在熊市中选择RWA和L2这两个最受关注的赛道,时机把握得恰到好处。虽然官方对NeoFinance的细节披露不多,但市场已经用真金白银投了赞成票 - CANTO代币近期的涨幅近300%,在萎靡的市场中格外亮眼。
不过也要提醒各位,项目的成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Canto能否兑现承诺,把RWA这个复杂命题真正落地,我们还需要持续关注。但至少,他们敢于在熊市中大胆求变的勇气,已经赢得了我的尊重。
(责任编辑:探索)
-
如果有人问我非洲市场最大的谎言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把这块大陆当成一个统一的市场来对待。在我带领Kredete团队走访20个国家、面谈上百位金融界人士后,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的感悟。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血淋淋的真相。非洲金融市场的三大错觉第一,很多人以为非洲人民都翘首以盼稳定币的到来。实情呢?我们走访发现,当地金融从业者真正需要的是:合规的外汇通道、可靠的结算系统和严谨的反洗钱流程。记得在... ...[详细]
-
最近的市场表现真让人有点哭笑不得。上半年表现亮眼的美股标普500指数(SPX),把比特币这个曾经的"数字黄金"给比下去了。不过有意思的是,美元指数(DXY)的走势可能要见顶了,这可能是传统市场和加密市场即将迎来转机的信号。美元强势背后暗藏危机看着DXY的周线图,简直就像在看一部惊悚片。从7月的99.5低点开始,连续12根阳线的纪录,这在我从业这么多年里都实属罕见。记得上一次见到这种走势,还是在20... ...[详细]
-
说真的,FTX创始人Sam Bankman-Fried(SBF)现在的处境简直比被爆仓的比特币矿工还要惨。这位曾经风光无限的加密圈宠儿,如今要面对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核心问题:客户的80亿美元去哪了?而他的豪华顶层公寓和名人代言又从哪里来?事情的本质比表面更糟糕当我第一次听说FTX事件时,脑海里立刻浮现出经典的"庞氏骗局"画面:客户的存款被挪用来支付奢侈开销,直到资金链断裂。但SBF的案子要复杂得多—... ...[详细]
-
今早打开行情软件,比特币那个熟悉的绿色图标显示着26,600美元的价格,24小时涨幅0.10%——这个数字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看着64亿美元的交易量在跳动,我不禁想起上周分析师们集体预测的"突破行情"。作为市值5180亿美元的行业龙头,比特币这次的表现确实让人有点失望。19,494,637枚的流通量距离2100万枚的总量上限越来越近,按理说稀缺性应该推高价格才对。但市场就是这么有意思,它从来不会... ...[详细]
-
说实话,作为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我亲眼见证了人工智能带来的革命性变化。记得2017年那会儿,交易所动不动就被黑客攻击,现在想想都觉得后怕。但如今AI技术就像给交易所装上了智能防护罩,整个行业的安全性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加密货币交易所的核心进化说到加密货币交易所的发展,不得不提这些年经历的三个重要转折点。最开始是简陋的交易撮合引擎,只能完成最基本的买卖功能;后来加入了KYC验证和基础的风控系... ...[详细]
-
最近在咖啡馆里和几位做区块链的朋友聊天,大家都在讨论加拿大监管机构的最新动作。作为在金融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司机,我觉得这次加拿大证券管理委员会(CSA)的动向确实值得玩味。记得今年2月,CSA还一副铁面无私的模样,把稳定币划入证券衍生品范畴,让交易所望而却步。没想到才过了大半年,监管态度就出现了微妙变化。10月5日发布的新规像是一场及时雨,为稳定币交易开了一个"有条件"的口子。说实话,这种监管思路... ...[详细]
-
九月的风已经开始带着凉意,而比特币市场似乎也感受到了这股寒意。作为一名在加密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说实话,看着比特币在这个特殊月份的表现,我的心情颇为复杂。记得2019年的那个九月吗?那时比特币先扬后抑,月初还笑嘻嘻地涨了4%,到月底却哭丧着脸跌了10%。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眼下的行情简直就像是在重播当年的剧本。最近24小时,比特币已经悄悄跌了近1%,26,666美元这个价位,怎么看都像是在暗示... ...[详细]
-
Eclipse主网上线倒计时:Zepoch节点持有者能否搭上空投顺风车?
最近,Eclipse这个备受瞩目的模块化Layer2 Rollup项目正式公布了主网架构方案,并计划在今年年底上线主网。这让我想起去年Optimism和Arbitrum主网上线后带来的那波空投狂欢,不少早期参与者都收获了丰厚回报。有趣的是,在Zepoch节点的空投列表中,Eclipse赫然在列,这不免让人浮想联翩。空投预期升温,Zepoch节点或成幸运儿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区块链行业的观察者,我发现每... ...[详细]
-
说真的,现在的创作者经济模式简直就是在"打白工"。我们辛辛苦苦创作内容,平台坐享其成;粉丝天天捧场,最后啥好处都落不到自己头上。这不就是现代版的"为他人作嫁衣裳"吗?但Luffa这家公司,正在颠覆这个不公平的游戏规则。粉丝经济的困境:我们都被平台耍了想想看,你在社交媒体上给喜欢的博主点赞、评论、转发,这些行为都变成了平台的赚钱工具。更气人的是,数据显示全球5000多万创作者里,真正能靠创作养活自己... ...[详细]
-
在科技界这个竞技场里,IBM这个"蓝色巨人"的转型故事堪称一部跌宕起伏的商业史诗。记得十年前,当云计算浪潮初起时,许多人都担心这家百年老店能否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但事实证明,IBM用一连串漂亮的战略布局给出了令人惊喜的答案。断舍离的艺术:IBM的"瘦身"哲学IBM的转型之路充满了壮士断腕的决绝。2014年,他们把半导体制造这个曾经的核心业务卖给了格罗方德;紧接着又把x86服务器业务甩给了联想。这些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