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增之道块链遇上3用当区商业破局传统长的
前两天看到个有意思的新闻,everVision和TBook这对Web3领域的"黄金搭档"宣布合作了。说实话,作为一个看着互联网发展起来的老网民,这种"Web3学Web2"的玩法让我会心一笑。这让我想起了当年支付宝和微信通过红包大战改变国人支付习惯的那段历史。
红包大战:一场改变14亿人支付习惯的革命
记得2014年春节那会儿,我刚开始用微信支付。当时为了抢几块钱的红包,我们全家老小都抱着手机不撒手。现在想想,这哪是抢红包啊,分明是互联网巨头给我们上的第一堂移动支付课。
这种"小额激励+社交裂变"的组合拳简直太妙了。就像我姑妈,以前连银行卡密码都记不住,现在抢起红包来比谁都积极。这就是典型的"用5块钱撬动500块"的营销智慧。
数据资产:互联网公司的"印钞机"
更厉害的是,这些红包背后藏着的是海量的用户数据。你知道吗?每次你抢红包时,平台就在悄悄记录你的支付习惯、社交关系、消费偏好。这些数据后来都变成了互联网公司精准营销的"金矿"。
这让我想起星巴克最近搞的NFT会员计划。他们把传统的积分卡搬上区块链,用Polygon网络解决了以太坊手续费高的问题。这不就是Web3版的"红包激励"吗?
东南亚巨头Grab的区块链实验
说到传统企业拥抱Web3,Grab的转型更让我眼前一亮。这家东南亚的"超级APP"和Polygon合作后,让用户可以直接用加密货币叫外卖、打网约车。这操作简直是把Web2的用户规模优势和Web3的技术优势完美结合。
everPay和TBook的合作也是同样的思路。他们把支付手续费降到几乎为零,交易速度还快得飞起。这让我想起当年支付宝刚推出时"转账不要钱"的震撼。Web3现在要做的,就是用更好的体验把Web2用户"勾引"过来。
Web3的"本土化"之路
说实在的,现在的Web3项目太需要向Web2学习了。你看TBook引入的积分制、会员特权这些玩法,不都是传统电商玩剩下的吗?但关键是把这些成熟的套路用区块链技术重新包装。
就像我朋友开玩笑说的:"Web3现在就像个海归博士,学问很大但不会说人话。"要真正实现用户增长,就得学会用老百姓听得懂的方式讲故事。
说到底,Web3想要破圈,不能光靠技术宅们的自嗨。得像当年支付宝培养用户习惯那样,先用"真金白银"的实惠把人吸引过来,再慢慢展示区块链的独特魅力。这条路虽然慢,但可能是最靠谱的。
(责任编辑:探索)
-
HyperLend:为Hyperliquid生态注入资本活力的关键基建
作为一名长期观察DeFi发展的研究员,我不得不感叹:Hyperliquid生态目前正面临着一个令人扼腕的资本效率困境。想象一下,一个交易者手握大把资金,却要像会计一样不停地计算、转移、调配资产,这不是很讽刺吗?这就像开着法拉利却要自己推车一样荒谬。数据显示,超过6亿美元资金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睡大觉",其中Unit一家就闲置着5.31亿美元。这些本该在市场上翻江倒海的资金,现在却像被锁在保险箱里一样... ...[详细]
-
10月31日这天,区块链圈内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Celestia主网正式上线。作为一个在加密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我不得不说这个项目确实有点意思。它就像区块链世界的"乐高积木",让每个人都能轻松搭建自己的区块链王国。模块化设计:打破区块链的"紧身衣"记得我刚接触比特币时,就被它那种"一条链走天下"的设计震撼过。但这些年看着以太坊堵车、Solana宕机,我就在想:区块链非要这么拧巴吗?Cel... ...[详细]
-
作为一名长期观察区块链技术发展的行业分析师,我不得不说模块化架构正在重塑整个区块链基础设施的格局。想想看,当以太坊在DeFi夏季因网络拥堵而备受诟病时,谁曾想到这竟会催生出一场技术革命?区块链演化的十字路口记得我第一次接触区块链时,一切都是那么简单——完整的节点处理所有事务。但就像任何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遇到瓶颈一样,区块链也面临着类似web2.0时代曾经历过的可扩展性困境。这让我想起2017年... ...[详细]
-
金融巨头进场:野村证券旗下Laser Digital推出以太坊机构基金
加密货币市场又迎来一个重要里程碑!据最新消息,野村证券旗下的数字资产子公司Laser Digital刚刚推出了一款专为机构投资者设计的以太坊基金。这款名为"以太坊采用基金"的产品,可以说是传统金融巨头拥抱加密世界的又一力作。为什么机构投资者应该关注这个新基金?作为一名长期观察加密市场的分析师,我发现这款产品有几个特别值得关注的点。首先,它采用了纯多头现货策略,简单来说就是把钱实实在在地投资在以太坊... ...[详细]
-
又是一个不平静的周四。说来也怪,这年头连节日假期都变味了,路上车水马龙的景象仿佛在提醒我们:生活还得继续,搞钱的脚步一刻都不能停。作为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我深刻体会到,在这个市场里,能活下来的人都是懂得"顺势而为"的智者。过去三天的交易回顾让我们先复盘一下本周前三个交易日的战况。从28450一路做空到27200,这波操作我们在各大平台都提前做了公开分享,跟上节奏的朋友应该都尝到了甜头。说实话... ...[详细]
-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科技创新的投资人,我最近把大量精力放在了Web2向Web3转型过程中的AI赛道。说实话,这个领域让我感到特别兴奋——因为它正在重塑人工智能的基础设施。为什么数据标注如此重要?记得去年我第一次深入了解数据标注行业时,完全被这个"隐秘角落"的重要性震撼到了。想象一下,你每天使用的各种AI产品,背后都需要成千上万的人工来标注数据——就像给AI喂食一样,喂什么样的数据,就会长出什么样的AI... ...[详细]
-
OpenAI这步棋下得有多臭?解雇Altman的代价远超想象
说实话,当我看到OpenAI董事会突然解雇Sam Altman的消息时,第一反应是:这帮人疯了吗?作为一个见证了无数科技公司兴衰的老兵,我得说这可能是近年来最糟糕的企业决策之一。董事会的担忧我能理解 - 他们害怕Altman跑得太快,把AI技术变成数字时代的"核武器"。但天啊,他们处理这件事的方式简直就像用火箭炮打蚊子!根据我得到的消息,连微软这个砸了130亿美金的"金主爸爸"都没提前打招呼,更别... ...[详细]
-
最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越来越多像我这样的普通人开始对加密货币产生浓厚兴趣。说实话,刚接触这个领域时我也是一头雾水,但现在已经能和大家侃侃而谈了。如果你也正在探索这个充满机遇的新世界,我想分享一些自己的心得。记得去年某个失眠的夜晚,我偶然刷到一篇关于比特币的文章。当时就觉得这玩意儿挺神奇,既像货币又像股票,背后还有区块链技术支撑。从那以后,我就养成了睡前刷币圈新闻的习惯,活脱脱变成了一个"夜猫子币... ...[详细]
-
加密货币市场就像过山车一样让人心跳加速,但有趣的是,在这个动荡的圈子里,某些领域却展现出惊人的韧性。最近的数据特别引人注目:当大多数加密资产都在下跌时,流动性质押这个细分市场却在悄悄复苏。说实话,作为一个长期观察这个市场的人,我对这种现象既感到惊讶又觉得在情理之中。令人意外的逆势增长彭博社引用的DefiLlama数据显示,从2022年6月的低谷至今,流动性质押服务的资产规模暴涨了292%,达到了2... ...[详细]
-
最近我在反复研究比特币的周线图,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Pi Cycle底部指标。说实话,这个指标在历史上简直准得可怕。记得2019年那会儿吗?当时红色和绿色均线死叉后,市场马上触底反弹。2015年也是同样的情况,死叉出现就意味着抄底机会来了。现在想想,2022年比特币跌到19000美元附近的时候,就像老天爷在给我们发红包。那时候Pi Cycle指标又出现了熟悉的死叉信号,以太坊也跌到了100...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