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 > 有者一信仰的人群为比特币持充值

有者一信仰的人群为比特币持充值

2025-09-15 11:26:24 [评测] 来源:链条资本

说来你可能不信,最近MicroStrategy的CEO搞了个挺有意思的小调查,结果让整个币圈都沸腾了。这位老兄在自己的X账号上问粉丝:"比特币要涨到多少钱,你才舍得卖一点?"没想到不到24小时,就收到了8.7万多人抢着回答。这数字可一点都不小,毕竟能在这个圈子混的,哪个不是真金白银在玩。

百万美元都不卖的疯狂信仰

最让我震惊的是,竟然有36.6%的人选择了"100万美元也不卖"或者"打死都不卖"这个选项。说实话,作为一个老韭菜,看到这个数据还是觉得挺震撼的。要知道现在比特币价格才3万多美元,百万美元是什么概念?那可是30多倍的涨幅!这些人是真的把比特币当传家宝了。

我记得去年认识的一个矿工朋友,从2017年囤币到现在,经历了多少次大起大落,愣是一个币都没卖过。每次问他为什么,他就笑笑说:"卖什么卖,我还等着买月球房呢。"现在看这调查结果,像他这样的"死忠粉"还真不少。

供需失衡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

其实这件事背后有个很现实的问题:如果这么多人都死捂着不卖,市面上的流通量就会越来越少。这不,链上数据已经显示,越来越多的比特币正在进入"冬眠"状态。经济学最基本的原理告诉我们,供给减少而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会发生什么?没错,就是上涨。

不过也别高兴太早,毕竟还有30%的人选择了10万美元就卖。这个价位我觉得挺理性的,毕竟很多人成本价可能就两三万,10万已经是好几倍的收益了。但有趣的是,19%的人选了25万美元,14%的人更贪心,要等到50万美元才愿意出手。

市场博弈中的心理战

说实话,看这些数据就像在看一场大型的心理博弈。每个价位都代表着不同投资者的心理预期,而这些预期又会反过来影响市场走势。我认识的一个交易员朋友常说:"在币圈,最难战胜的不是市场,而是自己。"现在看来,这句话真有道理。

作为一个经历过几次牛熊的老玩家,我建议大家别太纠结这些数字游戏。投资最重要的是想清楚自己的目标,然后坚持执行。你看那些选择永远不卖的人,他们是真的相信比特币会改变世界;而那些在不同价位设卖出点的人,可能更看重现实收益。没有对错,只有适合不适合。

不过话说回来,看到这么多人和我一样对比特币充满信心,心里还是挺暖的。毕竟在这个充满变数的市场里,有时候信仰真的是支撑我们走下去的最大动力。

(责任编辑:快报)

推荐文章
  • Robinhood豪掷数十亿押注SHIB:这次能赌对吗?

    Robinhood豪掷数十亿押注SHIB:这次能赌对吗? 最近加密货币圈子里最让人意外的操作,莫过于Robinhood对柴犬币(SHIB)的大手笔加仓了。说实话,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数字时,差点以为是自己看错了小数点——8000亿个SHIB!这可不是小数目啊。Arkham Intelligence的数据显示,Robinhood现在已经成为以太坊网络上SHIB的第五大持有者,手里攥着34万亿个SHIB。换算成美元的话,这笔持仓价值接近2.8亿美金。更夸张的是... ...[详细]
  • 市场观察:浮盈只是水中月 守住利润才是真

    市场观察:浮盈只是水中月 守住利润才是真 最近的市场就像个淘气的孩子,涨也不像涨,跌也不像跌。说真的,这种时候最考验投资者的定力。我见过太多人在这种行情里患得患失,结果把到手的利润又送回去了。记住啊,浮盈永远只是纸面富贵,只有真正落袋才是实实在在的收益。关键点位解析:市场剧本要这么看记得前天34500那个位置吗?我一直在群里强调这个阶段起点的意义。昨天市场一片看涨,结果呢?事实证明那些花哨的叙事都是纸老虎。37000这个位置我早就提醒过大... ...[详细]
  • Layer2大爆发之际,我为何更看好老牌Layer1的未来?

    Layer2大爆发之际,我为何更看好老牌Layer1的未来? 记得上一轮牛市吗?那时候简直就是一场Layer1项目的狂欢派对。各个"以太坊杀手"们争先恐后地复制粘贴Aave和Uniswap V2的代码,再挂上丰厚的挖矿奖励,就像在超市搞促销一样吸引投资者。说实话,那会儿的创新程度,连我隔壁小学五年级编程兴趣班都不如。熊市带来的觉醒随着市场转冷,这些靠补贴维持的繁荣就像泡沫一样破灭了。资金纷纷逃回以太坊这个"安全港",而Layer2的新贵们又带着"更快更便宜"... ...[详细]
  • 那些年让我们疯狂的山寨币奇迹

    那些年让我们疯狂的山寨币奇迹 还记得2017年那个燥热的夏天吗?一位瘦弱的中国程序员站在台上,声嘶力竭地喊着"EOS三浪之后500块!"的场景。说实话,我当时也在场,那种狂热的气氛至今想起来还让人心跳加速。EOS:一场集体狂欢的泡沫2017年7月1日上线的EOS,私募价1美元左右。多少币圈老人至今都记得,那时候的朋友圈全是"拿住EOS"的口号。我自己也跟风买了些,结果最高涨到22美元就戛然而止。现在看来,22倍的涨幅在那个疯狂... ...[详细]
  • 历史性突破:美国GDP数据正式迈入区块链时代

    历史性突破:美国GDP数据正式迈入区块链时代 真是没想到,美国政府这次玩真的了!就在上周,美国商务部搞了个大动作,直接把季度GDP数据给"上链"了。说实话,这种操作在以前也就是我们业内私下讨论的设想,没想到他们居然这么快就付诸实践了。区块链界的"超级联赛"这次参与的不是一条两条链,而是9条主流公链的"全明星阵容",包括老牌选手比特币和以太坊,也有Solana、TRON这些新贵。但有意思的是,XRP和Cardano这两个大家伙居然没在首发名单里... ...[详细]
  • 当比特币遇上刻字艺术:BRC20狂热背后的冷思考

    当比特币遇上刻字艺术:BRC20狂热背后的冷思考 说实话,现在的BRC20市场让我想起2021年的NFT狂潮。那种疯狂的情绪,那种"不上车就错过一个亿"的焦虑感,简直如出一辙。最近参加了几个线下聚会,发现连楼下卖煎饼的大爷都在问"那个什么币能不能买",我就知道这个市场已经热得发烫了。比特币也能玩NFT?认识铭文资产想象一下,比特币区块链就像一本超级安全的笔记本。以前大家只用它记账,现在有人突发奇想:"诶,我们能不能在上面刻点别的?"这就是铭文资产... ...[详细]
  • 加密货币征税争议:从Jarrett案看IRS的强硬立场

    加密货币征税争议:从Jarrett案看IRS的强硬立场 在加密货币这个新兴领域,税务问题总是让人头疼。2022年,Jarrett夫妇与美国国税局(IRS)的一场诉讼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个案子把加密资产质押收益的征税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一桩引发行业震动的税务纠纷事情要从2019年说起。Joshua Jarrett通过Tezos区块链的质押活动获得了8876个代币,按照当时Tezos币价波动范围(70美分到8美元不等),这笔收入可大可小。问题在于:什么时候该... ...[详细]
  • Starknet的代币革命:让区块链账户真正属于用户

    Starknet的代币革命:让区块链账户真正属于用户 作为一名在加密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我得说Starknet这次在代币设计上的创新确实让人眼前一亮。记得去年Solana的黑客事件吗?无数用户的资产就因为一个简单的授权漏洞而付之东流。而现在,Starknet的STRK代币似乎要为这个行业痛点带来治愈方案。账户控制权的历史性转变传统ERC-20代币最让人头疼的就是那个Approve功能。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用户随手点个授权,就把自己钱包的生杀... ...[详细]
  • 熊市下的生存之道:Ledn如何守住借贷平台的底线?

    熊市下的生存之道:Ledn如何守住借贷平台的底线? 说实话,在这个加密寒冬里,借贷平台能活下来就已经很不容易了。看看那些倒下的巨头们——Celsius、FTX、Genesis,哪一个不是曾经风光无限?但Ledn这家公司却在这场大逃杀中顽强地活了下来,而且居然没有让用户损失一分钱,这让我不得不仔细研究它的生存秘诀。Ledn的独门生存法则要说Ledn最让我佩服的,就是它把"风险隔离"做到了极致。他们把用户的钱分成两个账户:一个是用来生息的"增长账户",... ...[详细]
  • 暴涨暴跌行情下,你的单子被套牢了?别慌!资深操盘手教你如何应对

    暴涨暴跌行情下,你的单子被套牢了?别慌!资深操盘手教你如何应对 最近的行情真是让人心惊肉跳啊!前两天还在朋友圈看到有人晒单说自己赚翻了,今天就听到隔壁老王哭诉亏得睡不着觉。看着价格跟过山车似的上上下下,估计不少朋友都遇到了套单的烦恼。为什么我们总是被套?说实话,在市场里待久了,谁还没被套过几回呢?我记得去年春节那会儿,比特币突然暴跌20%,当时办公室里好几个同事的脸都绿了。套单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怎么应对。三种情况三种解法第一招:持仓状况决定解套策略轻度被套...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