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程 > 台所泥潭终于债务款全有欠清摆脱部结始人e平e创

台所泥潭终于债务款全有欠清摆脱部结始人e平e创

2025-09-20 19:18:32 [概述] 来源:链条资本

真不容易啊!经过两个月的挣扎,Curve创始人Michael Egorov终于在今天(9月27日)还清了Aave V2平台的最后一笔35.6万USDT债务。这让我想起7月底那场惊心动魄的黑客攻击,当时整个DeFi圈子都为Curve捏了把汗。

危机始末:一场黑客攻击引发的连锁反应

记得7月31日那天,Curve Finance突然在推特上发出警报,说他们发现多个稳定币池出现漏洞。当时我就觉得这事不简单——要知道,Curve可是DeFi领域的"老牌劲旅",就像传统金融界的摩根大通一样重要。果然,第二天数据出来我都惊呆了:仅ETH就被盗走7350万美元!

这次攻击直接导致CRV代币价格腰斩,Egorov用来抵押借贷的CRV价值也跟着跳水。当时就有人预言,如果CRV继续下跌,很可能会引发清算风暴,甚至拖累整个DeFi市场。这就像2008年雷曼兄弟倒闭时的情形,一个环节出问题,整个系统都可能崩溃。

自救之路:33家机构的"生命线"

在这危急时刻,Egorov展现出了惊人的行动力。他先是找到Binance Labs等33家机构,通过场外交易出售了1.574亿枚CRV,筹集了近6300万美元的"救命钱"。这让我想起2012年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在伦敦鲸事件中的表现——危机面前,果断行动才是王道。

接下来的两个月里,Egorov就像在玩一场精密的金融拼图:用tBTC抵押借出crvUSD,再用crvUSD换成USDT还债;把CRV存入Silo借出crvUSD...说实话,这种操作看得我眼花缭乱。但效果确实显著:截至今天,Aave上的债务已全部清零。

风险真的解除了吗?

虽然债务还清了,但问题远没有结束。要知道,Egorov现在还有大量CRV抵押在其他平台。这就像一个人还清了信用卡,但房贷、车贷还在那摆着呢。更关键的是,CRV的价格波动依然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就我个人观察,这次危机也暴露了DeFi领域的一个通病:过度依赖单一抵押品。当市场剧烈波动时,这种结构就像在沙滩上建城堡,再漂亮也经不起风浪。我觉得未来项目方应该考虑更分散的抵押策略,就像传统金融强调的资产配置一样。

无论如何,今天这个结局已经比很多人预想的要好得多。至少,我们避免了最危险的"死亡螺旋"。现在最期待的是看到Curve能够吸取教训,真正建立起更稳健的风控体系。毕竟,在DeFi这个江湖里,活下来才是硬道理。

(责任编辑:链闻)

推荐文章
  • 区块链隐私保护的革命性突破:深入探讨零知识证明技术

    区块链隐私保护的革命性突破:深入探讨零知识证明技术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区块链技术发展的观察者,我不得不说,零知识证明(ZKP)正在悄然改变区块链的隐私保护游戏规则。记得去年我在参加一场区块链峰会上,一位资深开发者打趣地说:"区块链就像玻璃房子,所有交易都一览无余。"这话不假,但ZKP正在给这个透明世界装上智能窗帘。为什么我们需要零知识证明?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你想证明自己年满18岁却不想透露具体年龄,或者想证明账户余额充足却不愿展示具体金额。这就是ZK... ...[详细]
  • 以太坊通胀警铃:当数字黄金神话遭遇现实考验

    以太坊通胀警铃:当数字黄金神话遭遇现实考验 作为一名在加密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我不得不说最近以太坊的走势确实让人大跌眼镜。还记得去年那个激动人心的"合并"吗?全网都在欢呼ETH将变身"超级硬通货"。但现实总是喜欢给人当头一棒——最近一个月,以太坊供应量竟然增加了3万枚,相当于4700万美元的新资金涌入市场。通胀背后的完美风暴这就像看着精心设计的剧本突然被现实改写。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其实很有意思:首先是NFT市场降温了,想想那些曾经疯狂... ...[详细]
  • 站在风口:3Wcoin如何借力香港新规抢占加密资管新高地

    站在风口:3Wcoin如何借力香港新规抢占加密资管新高地 说实话,现在要是还看不懂加密资产的趋势,那真的要被时代落下了。最近几年,我亲眼见证了数字资产如何从一个极客玩具,变成了连华尔街巨头都要争先恐后布局的热门资产类别。这就像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刚兴起时一样,现在不进场,过几年可能连门票都买不起了。大机构纷纷入局,加密资管成新蓝海还记得去年看到花旗银行推出代币服务的新闻时,我的第一反应是:"终于来了!"这些金融巨鳄可不是傻子,他们投入真金白银布局,说明加... ...[详细]
  • RWA的未来迷思:我们是否在用错误的方式押注明天?

    RWA的未来迷思:我们是否在用错误的方式押注明天? 自从写了那篇质疑RWA万亿市场的文章后,我的社交媒体就没消停过。有意思的是,最激烈的反对声音往往来自最懂行的朋友。这不,一位在华尔街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友就给我上了一课。证券化的前世今生:一场跨越500年的误会这位老朋友是真把我问住了。他说我在文章里把"证券化"这个概念说得太窄了。想想也是,我们总习惯把MBS、ABS这些现代金融产品等同于证券化,但实际上,16世纪荷兰人发明股票债券的时候,就已经在玩证... ...[详细]
  • Toncoin逆袭记:从SEC阴影到超越狗狗币的华丽转身

    Toncoin逆袭记:从SEC阴影到超越狗狗币的华丽转身 这个月的加密货币市场可真是热闹非凡!Toncoin上演了一出精彩的"逆袭大戏",硬生生把曾经风光无限的狗狗币挤出了前十宝座。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区块链行业的老韭菜,我不得不说这个剧情转折实在让人意想不到。Telegram的"神来之笔"要说Toncoin这波暴涨的导火索,不得不提Telegram上周推出的自托管数字钱包。这个拥有7亿月活用户的"社交巨无霸"突然在加密领域发力,就像往平静的湖面扔了块大石头... ...[详细]
  • 从钱包演变看加密世界的基础设施与应用的辩证关系

    从钱包演变看加密世界的基础设施与应用的辩证关系 记得2018年那会儿,USV的Dani Grant和Nick Grossman发表了一篇《基础设施阶段的迷思》,他们的观点特别有意思——不是基础设施催生应用,而是应用反过来推动基础设施的发展。五年过去了,这个争议不但没有平息,反而愈演愈烈。最近半年,推特上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简直铺天盖地。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加密领域的人,我发现这个辩论其实陷入了非此即彼的误区。就像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事物一样,基础设施和应... ...[详细]
  • 比特币减半周期:一场既熟悉又陌生的市场狂欢

    比特币减半周期:一场既熟悉又陌生的市场狂欢 最近币安CEO赵长鹏的一番话,让我想起了那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比特币减半。这位加密大佬用他标志性的直白语言,给我们生动描绘了减半前后的市场百态。说真的,这感觉就像在看一部熟悉的悬疑片——我们都知道剧情会怎么发展,但每次看依然会心跳加速。CZ的观察让我不禁莞尔。他说的太对了!现在市场上已经开始出现那些熟悉的噪音:各种猜测、焦虑、期待、炒作轮番上演。我敢打赌,减半当天肯定会有不少人熬夜盯着K线图,然后第... ...[详细]
  • 比特币借贷:一场正在经历的金融革命与阵痛

    比特币借贷:一场正在经历的金融革命与阵痛 金融的本质是什么?在我看来,就是价值的流动。从远古时期农民用种子借贷,到中世纪商人用黄金交易,再到今天的数字货币革命,借贷始终是金融体系跳动的心脏。比特币作为这个时代最引人注目的金融创新,如果缺少了完善的借贷生态,就像一辆缺了发动机的跑车——再酷炫的外表也跑不起来。从繁荣到崩盘:比特币借贷的成长之痛记得2020年那会儿,整个加密货币借贷市场跟打了鸡血似的。我有个朋友,把自己积攒的5个比特币全投进某... ...[详细]
  • 深度解析:如何打造成功的DePIN项目?三大关键要素你必须知道

    深度解析:如何打造成功的DePIN项目?三大关键要素你必须知道 作为长期关注区块链基础设施的投资人,我清楚地记得2022年那篇开创性的PoPW(物理工作量证明)研究报告。当时这个领域还被称为PoPW,现在已经演变成更时髦的"DePIN"了。说实话,看到这个领域从最初的星星之火发展到今天的燎原之势,确实让人感到振奋。为什么DePIN如此特别?想象一下,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就像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而DePIN则像是给运动员装上了火箭推进器。它不仅能在能源、物流、测绘... ...[详细]
  • 数字货币交易所的拉新返佣,真的会摊上开设赌场罪吗?

    数字货币交易所的拉新返佣,真的会摊上开设赌场罪吗? 最近在朋友圈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案例,让我想起了一个老朋友的真实经历。老张是个普通的数字货币投资者,去年在某国际交易所注册后,发现他们有个"邀请好友注册拿佣金"的活动。他随手分享了几次邀请链接,没想到还真赚了点零花钱。可突然有一天,他收到通知说这个平台涉嫌开设赌场,连他这个普通用户也成了"帮助犯"。这让我不禁思考:现在的数字货币交易所动辄就搞各种返佣活动,我们普通用户参与其中,真的可能触犯刑法吗?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