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革命经历静悄一场息到定币悄的稳生息市场从无
从无息到生息:稳定币市场正在经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说实话,作为一个在金融行业摸爬滚打十几年的"老油条",最近看到USDC提供12%年化收益的时候,我都忍不住揉了揉眼睛。要知道在传统金融界,这种收益率简直像做梦一样。但现在,这个梦境正在区块链世界变成现实。
稳定币的"免费午餐"时代结束了
记得五年前我第一次接触USDT时,就很纳闷:为什么发行方可以把用户的钱拿去投资国债赚钱,却不给持币人一分钱利息?这就好比你把钱存银行,银行用你的钱放贷赚利息,却告诉你存款没利息一样荒谬。
现在这个局面终于被打破了。根据我跟踪的数据,Tether光是靠持有美债,每个季度就能躺着赚7亿美元左右。想象一下,这相当于什么概念?相当于他们用加密用户的资金零成本融资,然后再用这些钱做最安全的投资。
收益型稳定币的两大流派
从我的观察来看,目前的收益型稳定币主要分为两个派系:
第一种是"傻瓜式"收益,就像USDe这样的稳定币,你只需要把它放在钱包里,就像往银行存钱一样简单,利息自动到账。前几天我测试了一下Ethena的USDe,确实能感受到收益在实时增长。
第二种是"主动型"收益,比如MakerDAO的USDS。这个我亲身经历过,需要手动把DAI存入他们的储蓄协议。虽然多了一步操作,但4.75%的年化在当前环境下也相当可观了。
新老玩家的角力
有趣的是,在这个新兴市场里,我们既能看到Frax Finance这样的DeFi老将,也能看到PayPal这种传统支付巨头的身影。PayPal的PYUSD转型之路特别值得玩味——从单纯的支付工具到现在的收益+支付双重属性,这种转变反映了市场需求的演变。
不过要提醒大家的是,这个市场并非遍地黄金。去年USDM项目的暴雷就是很好的教训。在评估这些项目时,我通常会特别关注三个指标:底层资产透明度、团队背景和过往业绩。
为什么是现在?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收益型稳定币会在这个时间点爆发。根据我的分析,主要有三个原因:
首先是美债收益率处于历史高位,4%左右的基准利率为这类产品创造了天然温床。其次是加密市场经过几轮牛熊后,投资者对收益的追求更加理性务实。最后是监管环境的逐步明朗,让传统机构敢于进场。
我有个做对冲基金的朋友最近就告诉我,他们正在把部分短期资金配置到Ondo Finance的USDY中,因为"这比存银行划算多了"。
未来展望
作为一名长期观察者,我认为收益型稳定币可能会带来三个深远影响:
第一,改变加密资产的估值逻辑。当稳定币不仅能保值还能增值时,整个市场的资金配置方式都会改变。
第二,加速传统金融与DeFi的融合。看到PayPal、Frax这些项目的发展路径,我越来越确信这个趋势不可逆转。
第三,为下一轮牛市提供新的叙事。如果说上轮牛市靠的是NFT和元宇宙,那么下轮很可能会围绕"真实收益"展开。
说实话,这个领域的变化速度经常让我这个"老金融人"都感到惊讶。但有一点我很确定:稳定币正在从单纯的交易媒介,演变成真正的金融工具。这场变革才刚刚开始,而我们有幸成为了见证者。
(责任编辑:概述)
-
今早爬起来看盘,比特币这波行情真是让人又爱又恨。昨天早上冲到124545的新高后,直接就来了个7000点的深度回撤,这在币圈也算是常规操作了。我发现每次创新高后都免不了要经历一轮获利回吐,这次也不例外。BTC技术面观察从日线来看,13号那根长上影线就已经在暗示风险了,14号果然收了根大阴线,典型的"见顶"信号。1小时图上更明显,昨晚8点那波放量暴跌,直接把多头打得措手不及。MACD指标开始转向,日... ...[详细]
-
Web 3.0浪潮席卷狮城:Meta Era峰会为数字未来把脉
九月的狮城依旧炎热,但比天气更火热的是新加坡金沙会展中心里的讨论声。9月12日,Meta Era Summit这场区块链行业的年度盛事在这里完美收官,来自全球的Web 3.0弄潮儿们齐聚一堂,共同描绘数字世界的未来图景。一场关于未来的思想盛宴走进会场,我立刻被演讲者们的前沿观点所震撼。联合国区块链联盟主席Alexandru Cujba一针见血地指出:"很多人把区块链等同于比特币,这就像把互联网等同... ...[详细]
-
九月的狮城阳光正好,一场别开生面的行业聚会正在上演。布洛克科技特派记者在现场见证了这一盛况——9月11日,BTC LAYER2 SUMMIT与DACA十周年庆典在新加坡完美落幕。这场活动的意义非同寻常,因为它聚集了币圈最具传奇色彩的"扑克牌大佬"们。一场跨越十年的行业重逢走进会场,我立刻被现场的热烈气氛感染。300多位现场观众的交流声此起彼伏,线上更有7000多人通过火币直播同步观看。DACA会长... ...[详细]
-
当NFT学会自己思考:ERC-6551如何重塑区块链游戏体验
记得2017年那个疯狂的夏天吗?ERC-721标准就像一记惊雷,彻底改变了我们看待数字资产的方式。五年过去了,当我看到ERC-6551这项新技术时,突然有种"NFT终于长大了"的感觉。打破边界的NFT账户想象一下,你收藏的NFT不再只是一张静态图片,而是变成了一个能装下整个数字世界的"魔法口袋"。ERC-6551实现的代币绑定账户(TBA)就是这样神奇的存在。我曾经在Metaverse展会上看到一... ...[详细]
-
当NFT遇上城市探险:MoonPay这场海港寻宝游戏玩出新花样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现在纽约曼哈顿的海港区正在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数字寻宝"活动。就在上个月底,加密支付领域的"新贵"MoonPay联手知名地产商Howard Hughes Corp,把NFT这种听起来高大上的玩意儿,变成了一场人人都能参与的线下游戏。MoonPay:加密支付的"隐形英雄"这家2019年才成立的年轻公司,背后站着两位80后创始人——Ivan Soto-Wright和Victor Fa... ...[详细]
-
最近Greylock这家顶级风投的分析文章让我深思:在AI席卷全球的当下,创业者真正的机会到底在哪里?说实话,现在的AI市场让我想起了1849年的加州淘金热——人人都想挖金子,但最终发财的却是卖铲子的李维斯牛仔裤。不过,我始终相信,那些敢为人先、真正用AI重塑产品的创业者,依然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金矿"。AI时代的商业模式重构不得不说,AI正在彻底改变游戏规则。还记得社交网络刚兴起时,Meta、Li... ...[详细]
-
说实话,第一次听到"Layer2"这个词时,我也是一头雾水。但随着深入了解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历程,我才发现这个概念简直就像是为解决区块链"堵车"问题量身定制的创新方案。为什么我们需要这条"高速路"?想象一下,比特币网络就像是一条单行道的主干道(Layer1),每秒钟只能通过7辆车(交易)。高峰期时,大家都在排队等着上链,手续费水涨船高,用户体验可想而知。这就是区块链世界著名的"不可能三角"困境——去... ...[详细]
-
每到八月,加密货币圈似乎总会上演一场"鬼故事"。这个夏天不仅让比特币投资者瑟瑟发抖,就连那些平日里风光无限的交易所大佬们也集体打了个寒颤。交易量断崖式下跌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上个月加密货币交易所的日子简直比2018年熊市还难熬。前十名平台的现货交易总量缩水到3600亿美元上下,不仅环比下滑13%,同比更是腰斩50%。要知道,这可是自2020年10月以来最惨淡的成绩单。还记得2021年5月那个疯狂的牛... ...[详细]
-
今天的市场再次给我上了一课:交易就像谈恋爱,想象总是比现实美好。我看着盘面走势,心里盘算着各种可能性,但真正下单时才发现,市场永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任性。说实话,在25800做空的那一瞬间,我的手心都是汗。这个点位不算高也不算低,就像走钢丝一样刺激。但交易就是这样,机会总是伴随着风险,就像梦想需要我们用汗水去浇灌。盘中的煎熬就不用说了,看着K线上下跳动,我的心情跟着起起落落。但好在坚持了最初的判断,最... ...[详细]
-
社交游戏背后的经济逻辑:从(3,3)模型看Friend.tech的用户黏性
最近在研究社交产品的时候,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真正成功的平台,往往都找到了一种巧妙的方式让用户"心甘情愿"地被套牢。这让我想起了在加密货币领域常见的(3,3)和ve(3,3)模型,它们其实揭示了一个深刻的社交产品运营奥秘。从囚徒困境到社交博弈记得去年研究OlympusDAO的时候,我第一次接触到(3,3)的概念。这个源自囚徒困境的经济模型特别有意思——它告诉我们,当所有人都选择合作时,整个系...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