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困覆性法落这项境技代币颠地为何术迟迟无
说来有趣,就在去年夏天,麦肯锡的两位高管站在纽交所的讲台上,面对满屋子的金融大佬们卖力推销区块链技术。当时加密货币市场正经历寒冬,比特币等主流币种较2021年峰值跌去了60%,整个行业缩水了惊人的2万亿美元。黑客攻击频发,监管重拳出击,但这些顾问依然信誓旦旦地表示:"别误会,我们要说的是区块链技术本身,而不是那些出问题的加密货币。"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这些专家们滔滔不绝地解释着"智能合约"、"资产代币化"等概念,声称这项技术能让股票、债券、房地产等传统资产的跨国转移从几天缩短到几秒钟。他们反复强调着"提高资本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增强合规透明"这些漂亮话,但整场演讲总让人觉得缺了点什么。
说实话,类似的场景我在2015年就见过。当时R3CEV等首批代币化平台问世时,人们也是这么说的。八年过去了,真正采用的企业屈指可数,老问题一个都没解决。这让我想起了后来在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会议上的一幕:当富兰克林·坦普尔顿的高管问美联储代表是否考虑在开放系统上测试时,对方直接反问:"比如什么?"——这个问题实在太扎心了。
屡败屡战的代币化之路
从2008年比特币白皮书发布以来,区块链行业一直在寻找杀手级应用。先是吹捧它能实现秒级跨国支付,后来又说是隐私保护的利器,再后来又变成对抗通胀的避险工具。而代币化——把现实世界的资产转化为数字代币——就是这些候选应用中的常青树。
还记得2015年那波热潮吗?各大银行纷纷入局,IBM也砸下重金宣传,纳斯达克甚至搞起了代币化证券项目。桑坦德银行当时预测,到2022年这项技术能为银行节省150-200亿美元。结果呢?2022年早就过去了,除了几则新闻稿,什么都没发生。
最讽刺的莫过于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那个1.65亿美元打了水漂的项目。当初他们雄心勃勃要改造结算系统,最后只能灰溜溜承认"当时的决定不够明智"。而那个把阿斯彭瑞吉酒店分成代币出售的项目,现在都成了业内的笑话。
当下困局:雷声大雨点小
如今的情况如何?表面上看起来挺热闹:高盛、花旗等大行都在布局,欧洲投行发行了代币化债券,罗宾汉式的投资应用让散户也能轻松购买代币化国债。但仔细一看,这些项目要么规模太小,要么就是一次性试验。
就拿高盛那个"开创性"平台来说,虽然把结算时间从5天缩短到60秒,但运行一年多只做了两笔交易。正如某位业内人士吐槽的:"银行们发完新闻稿后,这些项目就变成'宠物石'了——哪儿也去不了。"
散户市场这边,WisdomTree和富兰克林·坦普尔顿都在尝试代币化基金。想法不错:降低投资门槛,提高流动性。但现实是,九只基金加起来才1200万美元规模,简直杯水车薪。
出路何在?
私募市场可能是目前最有希望的方向。比如KKR在Avalanche区块链上发行的医疗基金,但具体规模他们始终不肯透露。Avalanche确实在积极推进,联合多家机构搞测试网,但距离真正落地还差得远。
说来讽刺,目前唯一成功的代币化应用竟然是稳定币——一个主要用来服务加密投机市场的工具。更讽刺的是,这个1270亿美元的市场由神秘的泰达币主导,一个连审计报告都没有的机构。
现在的情况就像在重复播放同一张唱片:伦敦交易所说要搞代币化交易,花旗宣布要代币化客户存款,SWITCH发布新的测试结果...但正如一位CEO说的:"未来18-24个月必须有所突破。"技术或许已经成熟,但在重建市场信任之前,数万亿美元资产上链的愿景恐怕永远只是愿景。
说到底,代币化就像个永远差临门一脚的技术。每次你觉得它要爆发了,它就会用现实告诉你:还早着呢。
(责任编辑:点评)
-
说来有趣,做交易这么多年,我越来越觉得这行当跟出家修行没什么两样。每次盯着屏幕上的K线图,其实都是在跟自己的人性作斗争。贪婪、恐惧、犹豫,这些情绪就像一群围着你打转的饿狼,稍不留神就会被它们撕得粉碎。技术面呈现的微妙信号让我们仔细看看当前的走势。1小时图上,布林带就像一条蜿蜒的山路,上轨虽然还在向上延伸,但价格已经像个气喘吁吁的登山者,试了几次都没能真正突破。MACD指标的多头能量柱正在缩水,就像... ...[详细]
-
在美国政治舞台上,总统与美联储主席的关系就像一对永远无法好好相处的邻居。记得2019年那会儿,特朗普几乎每个月都要在推特上对着鲍威尔开火,那场面简直比电视剧还精彩。这让我想起当年尼克松时期的经典故事,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总统的焦虑:选票与经济晴雨表想象一下,你刚搬进白宫就开始为连任发愁,这种情况确实让人寝食难安。我有个做政治顾问的朋友说,总统们的眼睛永远盯着三个数字:失业率、股市指数和民调支持率。... ...[详细]
-
这几天币圈真是热闹非凡啊!美联储官员鲍曼公开表示支持从9月开始降息,全年可能降息三次。这个消息就像给市场打了一针兴奋剂,连华尔街大佬摩根大通都赶紧调整了预期。但有趣的是,就在大家欢欣鼓舞的时候,比特币却上演了一出过山车行情。主流币种上演冰火两重天比特币昨天刚刚创下12万美元的新高,今天就跌到了11.8万,现在在11.89万附近徘徊。以太坊倒是稳如泰山,在4300美元左右反复震荡。不过可别被这表面的... ...[详细]
-
昨晚的市场简直像打了鸡血一样!CPI数据一出炉,比特币就迫不及待地冲向12万美元大关,以太坊更是夸张,直接拉到4600美元附近,距离历史最高点4868美元就差临门一脚了。说实话,作为一名在这个圈子里摸爬滚打好几年的老韭菜,这种行情看得我都热血沸腾。比特币:冲高回落,蓄势待发比特币昨天的走势可以说是教科书级别的技术面演绎。先是回踩了下降趋势线的上沿获得支撑,然后在FIBO 0.5位置和前盘整区遇阻回... ...[详细]
-
说实话,看着美股一路高歌猛进,我这个在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都觉得不可思议。美国股市就像个被宠坏的孩子,明明已经吃撑了,还能继续往嘴里塞蛋糕。最新的MSCI美国指数市盈率已经飙到23倍了,这可是25年来最夸张的溢价水平。记得上个月和华尔街的几个老友吃饭,大家都在讨论一个有趣的现象:现在市场完全不顾传统估值逻辑,越是贵的股票越有人抢着买。这让我想起了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的疯狂,不过这次似乎有些不同... ...[详细]
-
退休资金何时才能真正涌入加密市场?一位资深市场观察者的深度解析
八月的第一个周末,我坐在电脑前看着K线图发呆。说来有趣,原本被市场称为"传统收跌月"的八月,在川普的一纸行政令下竟然焕发了生机。这不仅让我想起2019年那次相似的救市行动,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不是吗?市场情绪:黎明前的狂欢上周的非农数据虽然出了点小状况,但这反而强化了市场对9月降息的预期。作为一个见证过多次降息周期的老交易员,我很清楚这种预期往往会带来一段美妙的行情窗口。周二即将公布的CPI数据至... ...[详细]
-
最近跟几个做投资的朋友聊天,发现很多人对OTC交易还是一头雾水。今天我就用大白话跟大家聊聊这个神秘的市场,看看它和咱们熟悉的交易所交易到底有啥区别。什么是OTC交易?想象一下周末的跳蚤市场,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场景。OTC(场外交易)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只不过交易的是金融资产。我有个做私募的朋友说:"在OTC市场,我们经常能淘到交易所买不到的宝贝。"确实如此,这里交易的都是些流动性不太高的资产,比如... ...[详细]
-
还记得2009年那个寒冷的冬天吗?一个叫中本聪的神秘人悄悄发布了比特币白皮书,当时的他可能都没想到,这份技术文档会在全球掀起怎样的金融风暴。如今,我们正见证着一个奇观:一方面,比特币被华尔街精英们称为"数字黄金";另一方面,它又被很多普通人视为"电子赌博"。但抛开这些争论,我们真正要思考的是:这个诞生于金融废墟中的数字产物,能否成为跨世纪的传奇?比特币的生存密码:为何它能活到现在?比特币能活到今天... ...[详细]
-
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8年的"老韭菜",我见过太多起起落落。从2017年"94"事件的惊心动魄,到2022年寒冬的刺骨寒意,市场教会我最重要的一课就是:永远要对数据保持敬畏。当前市场观察:以太坊抢眼,但比特币才是定海神针最近行情很有意思,以太坊表现确实亮眼,像极了班级里那个突然发力的优等生。但很多人忽略了,比特币这个"老班长"虽然看起来不温不火,却在默默维持着市场秩序。记得上周有个朋友问我:"大饼... ...[详细]
-
天啊,这行情简直比过山车还刺激!就在昨天,币圈突然上演了一出"惊魂记"——比特币从124500美元的高位直线坠落7000多点,最低触及117180美元,以太坊也没能幸免,从4788美元暴跌至4451美元。我盯着K线图,看着那一根根大阴线,心脏都快跳出来了!血流成河的24小时据我了解,短短24小时内,全球就有22万投资者被强制平仓,爆仓总金额高达10.31亿美元。这让我想起去年FTX暴雷时的惨状,不...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