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基革命金会以太有加新星对其青睐为何
记得2021年9月那个秋日的清晨,V神(Vitalik Buterin)在晨跑时突然灵光一闪,一个改变Web3游戏规则的想法诞生了——EIP-4337账户抽象提案。这个看似晦涩的技术名词,实则蕴含着让区块链技术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潜力。
从技术提案到行业变革
经过一年多的打磨,这个提案在今年3月终于修成正果,成为ERC-4337标准正式登陆以太坊主网。简单来说,这就好比给区块链技术装上了"傻瓜相机"模式——用户再也不用为记不住私钥而提心吊胆,也不用为复杂的Gas费计算发愁。就像我奶奶也能轻松使用智能手机拍照一样,ERC-4337让区块链技术变得触手可及。
V神对这个技术可谓寄予厚望。记得去年在黑山的EDCON大会上,他谈起账户抽象时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将彻底改变十亿用户与区块链的互动方式。"而在巴黎的EthCC会议上,他更是将其称为"Web3普及的关键转折点"。
18个幸运儿中的佼佼者
今年9月,以太坊基金会从众多项目中挑选了18个"种子选手"进行资助。在这支精英队伍中,Hexlink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他们不仅吃透了ERC-4337的精髓,还提出了两个令人眼前一亮的补充提案EIP-4972和EIP-6662。
我曾在一次线下活动中与Hexlink的CTO深入交流,他打了个生动的比方:"想象一下,现在的区块链应用就像是一栋栋孤立的公寓楼,每栋楼都有自己的门禁系统。我们想做的,就是为整个城市打造一套通用的智能门禁。"
Web2的困境与Web3的曙光
说到数据垄断,我想起一个真实的故事。去年我朋友想把他十年积累的Facebook好友数据导出,结果发现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些社交平台就像一个个数据"黑洞",吞噬着用户的数字身份却不愿吐出来。
更讽刺的是,我父亲用微信,妹妹沉迷TikTok,而我则是Twitter的忠实用户。我们就像生活在不同的数字孤岛上,无法实现真正的互联互通。这种割裂的状况,正是Web3想要改变的。
Hexlink的破局之道
Hexlink提出的解决方案相当巧妙。他们打造的智能账户系统就像一个"数字身份证",可以无缝连接你的所有Web2和Web3身份。这让我想起最近的一次体验:用Hexlink账户登录三个不同的DApp,竟然保持了完全一致的交互体验,这在以前简直是天方夜谭。
更贴心的是他们的双重安全机制。就像我家既有智能门锁又装了传统钥匙一样,Hexlink允许用户设置主备两套验证方案。上周我测试时故意"黑掉"了主验证方式,备用方案立即无缝接管,资产安然无恙。
下一个十亿用户在哪里?
目前加密世界仅有7.5%的全球人口参与,这个数字让我想起2005年的智能手机普及率。当时谁能想到十几年后手机会成为人体"新器官"?同样地,当加密技术突破13.5%的临界点时,可能就会迎来爆发式增长。
Hexlink的愿景正是为这波增长铺路。他们的目标很明确:让Web3的使用体验简单到像刷抖音一样自然。上周我让完全不懂区块链的太太试用Hexlink账户收发加密货币,她惊讶地说:"这和支付宝转账有什么区别?"——这正是Hexlink想要的效果。
未来已来
在最近的开发者大会上,Hexlink团队展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路线图:明年将实现与主流电商平台的整合。想象一下,用Hexlink账户在淘宝购物时自动获得链上积分,这些积分又能无缝兑换成DeFi收益——这样的场景已经不再遥远。
正如V神常说的:"技术最大的成功就是让人感受不到技术的存在。"Hexlink正在这条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或许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会看到它成为连接Web2和Web3世界的重要桥梁。
(责任编辑:视点)
-
说实话,最近国际金融市场的戏剧性发展简直比美剧还要精彩。美国财长贝森特最近在接受采访时的一番表态,让我仿佛看到了贸易战的终章。这位财长用了一个特别形象的比喻——他把特朗普的经济政策比作"三脚凳",税收、贸易和放松监管就是那三条腿。税收这条腿已经稳稳落地,《大而美法案》7月就生效了;现在贸易这条腿也快修好了,贝森特自信满满地预计10月底前能搞定。至于放松监管?那是个长期工程,现在政府要求每出台一项新... ...[详细]
-
最近跟几位华尔街的老朋友聊天,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比特币的价格走势似乎正在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玩着一场"猫鼠游戏"。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从历史数据来看,每当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转向宽松,比特币就像被注入了一针兴奋剂。我在整理芝商所FedWatch工具的数据时发现,市场对美联储政策转向的预期已经非常明确。现在12月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接近100%,这倒不稀奇。真正让我惊讶的是,期货交易商们甚... ...[详细]
-
作者:Daniel 花 | PSE Trading资深分析师DeFi借贷的"免清算"迷思作为一个在加密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分析师,我见过太多打着"创新"旗号的金融把戏。最近市场上流行的"免清算"借贷协议,让我想起了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那些"完美"金融产品。记得2021年牛市时,朋友们都在疯狂地用BTC抵押贷款加杠杆。那时候大家都觉得比特币只会上涨,直到连环清算把不少人从美梦中惊醒。现在这些"免清算... ...[详细]
-
朋友,最近在币圈混得怎么样?作为一个在加密货币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看到各种令人热血沸腾的宣言时总是又爱又恨。这些口号就像是深夜里的明灯,既让人充满希望,又时不时让人栽个大跟头。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币圈宣言。EOS的"三浪"豪赌还记得2018年EOS喊出的"三浪之后500刀,不排除1000刀"吗?当时EOS的粉丝们简直像打了鸡血一样疯狂。说实话,我当时也心动不已,毕竟EOS的技... ...[详细]
-
各位老铁,今晚CPI数据就要公布了,我先说句掏心窝的话。最近几天美股和比特币都在那里扭扭捏捏地晃悠,说白了就是等这个数据落地。市场上那些说什么避险情绪的鬼话,在我看来就是大家心里都明白预期不太乐观,但真要崩盘也不太可能。关税这事我之前就分析过了,市场早就免疫了。现在关键不是美联储自己说了算,而是特朗普那边的激进派和美联储保守派在互相较劲。特朗普那帮人只要数据不是太难看,肯定会死命推动降息。美联储那... ...[详细]
-
深度解析Layer2赛道:从Polygon到Optimistic Rollup的进化之路
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区块链行业的从业者,我不得不说,以太坊的扩容之路就像观看一场精彩的科技马拉松。记得去年研究以太坊2.0升级时,我就被其信标链与分片设计所吸引。但今天,我更想聊聊以太坊"外包"业务的精彩故事 - 那些为以太坊"减负增效"的Layer2解决方案。Layer2的百变身份什么是Layer2?这个问题让我想起2017年以太坊网络拥堵时的惨状。当时一个简单的DeFi操作就可能花费上百美元的Ga... ...[详细]
-
作为一名在金融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我必须说最近比特币的表现确实让人眼前一亮。11月15日那天,BTC竟然一口气冲破了38000美元大关,创下了一年半以来的新高。这种感觉,就像是看着一个长期低迷的老朋友突然焕发第二春。SEC的决定为何如此重要?美国证监会(SEC)这次的动作很有意思。他们把Hashdex和Grayscale的比特币期货ETF转为现货ETF的截止日期往后推了推。这事儿要是放在以前,... ...[详细]
-
科技圈最近真是热闹非凡啊,OpenAI的这场高管"大逃杀"简直比美剧还精彩。就在大家以为尘埃落定的时候,剧情又出现了神转折,让人不禁感叹:这年头连吃瓜都要赶场子。剧情反转来得比双十一快递还快还记得那个周末吗?OpenAI两位高管,一个被炒鱿鱼,一个主动辞职,大家都以为这就是结局了。谁知道,这才刚刚开始。20日凌晨,奥尔特曼在X上发了一张戴着"访客04"工牌的照片,配文"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戴这玩意... ...[详细]
-
每次当我看到那些关于"加密货币监管"的新闻标题时,就会想起第一次听说比特币时那种既兴奋又困惑的感觉。转眼十几年过去,曾经被视为"法外之地"的加密货币市场,如今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监管变革风暴。其中最具标志性的,就是近期在英国正式生效的"旅行规则"。一、旅行规则:从传统金融到加密世界的"跨界监管"说实话,我第一次听说"旅行规则"时,还以为是和旅游签证有关的规定。深入了解后才发现,这其实是金融监管领... ...[详细]
-
说实话,看着今年比特币市场的表现,我这个老金融人都忍不住要感叹一句:太疯狂了!尽管加密货币市场还是那个让人捉摸不透的"谜语人",但比特币这个数字黄金确实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的价值。最近BitInfoCharts的数据让我眼前一亮——持有价值超百万美元比特币的钱包数量,今年居然暴增了237%!这个数字背后,藏着多少令人咂舌的财富故事啊。机构入场:从怀疑到真香记得几年前,我在华尔街的老朋友们提起比特币时还...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