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程 > 会正离场 反中吸鲸困境恐慌鱼暗酝酿陷入弹机悄然散户筹

会正离场 反中吸鲸困境恐慌鱼暗酝酿陷入弹机悄然散户筹

2025-09-19 03:11:28 [节点] 来源:链条资本

最近这段时间,柴犬币(SHIB)的表现真是让人揪心。作为曾经风靡一时的网红币种,它现在的处境就像一只被雨淋湿的小狗——萎靡不振。我每天盯着盘面看,发现它几乎每天都在以0.6%左右的速度阴跌,一个月下来居然跌去了17%之多!这比比特币最近的表现还要糟糕,要知道模因币整体都在走低,但SHIB似乎跌得更狠。

市场人气跌至冰点 危险信号频现

说到最近的行情,最让我担心的是SHIB网络的活跃度。你们知道吗?现在每天使用SHIB的地址数量只剩下可怜的3148个了,这几乎创下了历史新低!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投资者,我深知活跃地址数量就像是加密货币的"生命体征"。记得8月初那次反弹吗?当时活跃地址突然暴增,SHIB价格立刻就像坐火箭一样往上窜。现在这个指标这么低迷,价格怎么可能好得起来?

更糟糕的是技术面的信号。我翻看日线图时发现,20日均线已经向下穿破了50日均线,这种"死亡交叉"在过去往往预示着更大规模的下跌。而且目前价格已经跌破了0.00001259的关键支撑位,现在在0.0000123附近挣扎。如果这个位置也守不住,下一个支撑位在0.00001215,再往下可能就要考验0.0000116了。

鲸鱼正在悄悄布局 聪明钱开始抄底

不过话说回来,市场永远是这样充满戏剧性。就在大多数散户恐慌抛售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些有趣的蛛丝马迹。CMF指标居然还保持在零轴上方,这意味着资金仍在净流入!这不禁让我想起那句老话:"当别人恐惧时贪婪"。

深入研究链上数据后,我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排名前100的钱包在过去90天里竟然悄悄买了21万亿SHIB!这个数字简直令人咋舌。这说明什么?说明那些"聪明的钱"正在趁低价疯狂吸筹。我见过太多次这样的场景了,每次市场恐慌时,鲸鱼们总是暗度陈仓,等到散户反应过来,价格早就一飞冲天了。

市场或将迎来关键转折点

从BBP指标来看,空头确实占据着上风。但结合资金流向分析,我认为市场正在上演一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好戏——散户在恐慌抛售,鲸鱼在悄悄吸筹。这种情况下,价格往往会出现剧烈波动。

根据我的经验,SHIB要走出当前的困境,最关键的是要看活跃地址数能否回升。如果这个指标能够企稳反弹,配合鲸鱼的持续买入,很可能会引发一波像样的上涨。我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以下几个点位:

1. 当前支撑位0.0000123能否守住

2. 0.0000132的阻力位能否突破

3. 活跃地址数是否出现明显回升

投资建议:保持警惕 把握机会

说实话,现在的市场环境确实很考验投资者的耐心。但那些能够在混乱中保持清醒头脑的人,往往能抓住最好的机会。我个人的建议是:

如果你是个短线高手,可以密切关注我说的那些关键点位,抓住可能的反弹机会。但一定要设好止损,毕竟市场情绪还很脆弱。

如果你是长线投资者,不妨学习那些聪明的鲸鱼,在低位分批建仓。但要记住,加密货币市场波动剧烈,一定要控制好仓位,不要All in。

最近我一直在研究短线交易策略,发现在这种市场环境下,灵活操作确实比死守现货更有优势。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市场分析和交易技巧,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加密小云日记"。让我们一起在这个充满挑战的市场中寻找机会!

(责任编辑:论坛)

推荐文章
  • 9.13市场观察:交易这回事,说白了就是跟自己较劲

    9.13市场观察:交易这回事,说白了就是跟自己较劲 说实话,在这个市场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我算是看明白了。交易哪有什么神秘秘方?说到底就是个思维转变的过程。那些总在吹嘘自己技术分析多厉害的家伙,往往最后都亏得最惨。真正能在市场里站稳脚跟的,反而是那些懂得认清自己几斤几两的人。以太坊盘面:多头的狂欢与疲惫昨天以太坊那波拉升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一口气冲到1625美元,仿佛要突破天际。但市场总是这样,涨得猛必然要喘口气。现在在1600美元附近徘徊的样子,就像... ...[详细]
  • 稳定币热潮下的冷思考:专用链到底有没有未来?

    稳定币热潮下的冷思考:专用链到底有没有未来? 最近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 - 稳定币这个市场简直热得发烫。无论是华尔街的金融大佬,还是加密圈的技术极客,都在讨论这个话题。但说实话,作为一个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我对这股"稳定币专用链"的热潮持保留态度。看看现在市场上的动作:Stripe悄咪咪地在搞区块链,Circle高调宣布要搞自己的链,Tether更是四处撒钱投资链项目。连Robinhood、摩根大通这些传统机构也来凑热闹。这让我... ...[详细]
  • Ronin的华丽转身:从游戏侧链到以太坊L2的逆袭之路

    Ronin的华丽转身:从游戏侧链到以太坊L2的逆袭之路 说实话,当我看到Ronin宣布转型L2的消息时,第一反应是:这步棋走得漂亮!记得8月15日那天,区块链圈都被Ronin的转型宣言刷屏了。从最初作为Axie Infinity游戏专用侧链,到现在决定拥抱以太坊L2生态,这个决定背后藏着多少行业变迁的密码啊。一个游戏侧链的诞生与重生作为在圈内摸爬滚打多年的老玩家,Ronin的起起落落我都看在眼里。2021年那会儿,以太坊堵得跟北京早高峰似的,Sky M... ...[详细]
  • 当稳定币巨头开始单飞:专属链热潮下的行业震荡

    当稳定币巨头开始单飞:专属链热潮下的行业震荡 看着Stripe、Circle和Tether这些大玩家纷纷搭建自己的专属链,我不禁要为他们鼓掌叫好——这步棋走得实在漂亮!但同时也为以太坊Layer2项目捏一把汗。Layer2的尴尬处境:技术完美却不讨喜说来讽刺,Layer2团队们整天绞尽脑汁想着怎么优化安全性,却忘了问问金主爸爸们到底要什么。你知道吗?像Stripe这样的支付大佬最在意的根本不是什么去中心化,而是从铸币到结算的完整控制权。试想一... ...[详细]
  • 11.14行情观察:市场回调后,现在是抄底良机还是观望时刻?

    11.14行情观察:市场回调后,现在是抄底良机还是观望时刻? 编辑于2023.11.13午间,温馨提醒:本文仅为个人思考记录,绝非投资指南。在这个充满变数的市场里,与其盲目跟风,不如静下心来修炼自己的判断力。就像生活中一样,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积累,总有一天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回馈给我们。还记得昨天那个让人心跳加速的行情吗?比特币在37500美元附近短暂停留后,就像坐过山车一样起起落落,最后定格在36400美元附近徘徊。说实话,昨天36800的多单在37000平仓... ...[详细]
  • 马来西亚区块链周:一场科技狂欢背后的国家雄心

    马来西亚区块链周:一场科技狂欢背后的国家雄心 八月的吉隆坡阳光灿烂,但比阳光更炽热的,是刚落下帷幕的马来西亚区块链周(MYBW)。这场第二届盛会简直就像一场科技版的"嘉年华"——来自92个国家的6834名区块链爱好者把吉隆坡世贸中心变成了数字革命的"迪斯尼乐园"。不只是开会,而是立flag作为主办方Lydian Labs的联合创始人,Noelle Lee在闭幕致辞中激动地说:"我们不是在办一场普通会议,而是在向全世界宣告——马来西亚要当区块链... ...[详细]
  • 比特币十月见顶?加密市场或将迎来史诗级狂欢

    比特币十月见顶?加密市场或将迎来史诗级狂欢 最近数字货币圈子里都在疯传一个话题:这波牛市到底什么时候到头?说实话,作为一个经历过几次大起大落的币圈老人,我倒是觉得现在的讨论特别有意思。几位资深分析师最近放出的预测简直让人心跳加速 - 比特币可能在明年10月达到顶峰,年底前甚至可能突破20万美元大关!历史周期透露的秘密ColinTCrypto这位老哥的分析特别有意思。他把比特币过去几轮牛熊周期掰开来分析,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规律 - 从熊市底部到... ...[详细]
  • 币股融合新篇章:从数字黄金到价值引擎的华丽转身

    币股融合新篇章:从数字黄金到价值引擎的华丽转身 作为一名在金融科技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最近看到CIMG与FLock的合作案例让我眼前一亮。这不禁让我想起2017年那些只会囤币的企业,如今终于开始学会"玩币"了。就像当年互联网泡沫后企业才真正找到网络经济的价值一样,币股融合正在经历从"收藏"到"使用"的质变。囤币时代:数字资产的双刃剑记得2021年特斯拉高调宣布持有比特币时,市场一片欢呼。但好景不长,随着熊市来临,那些跟风囤币的企业纷纷被打... ...[详细]
  • FIL币真的要起死回生了?资深投资人带你深度解析

    FIL币真的要起死回生了?资深投资人带你深度解析 作为一个在区块链行业摸爬滚打5年的老韭菜,我今天必须跟大家聊聊FIL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项目。说实话,FIL最近的行情确实让人眼前一亮,虽然24小时涨幅才0.14%,但这个曾经的"矿工噩梦"能止跌回升已经很不容易了。还记得去年FIL从200多美金一路暴跌到个位数的时候,多少矿工血本无归。现在Protocol Labs终于放大招了,他们新成立的Venture Studio就像一剂强心针,专门扶持Fil... ...[详细]
  • 场外交易:那些你不得不防的暗礁

    场外交易:那些你不得不防的暗礁 作为一个在金融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我必须得说,场外交易(OTC)确实像一匹难以驯服的野马——它可以带你快速到达目的地,但也可能随时把你甩下马背。这些年我见过太多投资者被它表面的光鲜亮丽所迷惑,最后摔得鼻青脸肿。迷雾重重的价格游戏记得去年帮朋友处理一笔加密货币OTC交易时,简直像是在玩捉迷藏。买卖双方各执一词,报价相差20%,就像两个蒙着眼睛的人在讨价还价。这种信息不对称在OTC市场简直是家常便饭... ...[详细]